2017年,北马设立的报名门槛保证了参赛者至少具备业余马拉松跑者水准,但依旧挡不住98687人报名,经过抽签共29700人参赛,完赛率高达95.51%。整体竞技水准的提升,其实是30多年坚持的结果。
但也应看到,北京马拉松比赛结束后,网上曝出了5名运动员使用同一号码布参赛的蹭跑事件,类似的事件在国内路跑赛事中并不少见。跑者素质参差不齐的客观现状,也是对办赛者应变能力的巨大考验。
一年办了30场路跑赛事的宋鸿飞表示,通过连续几年办赛,他希望把每次比赛都打造出特色:“我们希望赛事具备个性和文化调性,不仅仅是一次跑步。通过跑友展示、活动设计,把跑步赛事做成城市、市民、跑者的节日,渐渐塑造出赛事的品牌。”
各地马拉松赛事的兴起,为办赛者带来了挑战。图为9月23日开跑的成都马拉松。张浪 摄
规程之外 细节处见真章
“马拉松赛事组织系统庞杂,涉及部门多、影响面广。一场比赛要牵连当地政府、体育局、运营公司、赞助商、媒体、观赛群众等太多主体。”田管中心副主任王楠这样形容一场赛事的主办过程。
因此,数目庞大2017中国马拉松赛事中,也出现了蹭跑、替跑、高价买卖资格、参赛者集体抢跑等问题。公平地说,类似事件在全世界马拉松赛都难以杜绝。但对办赛者而言,他们需要更多从细节入手,一步步提升比赛的含金量。
“细节是成功举办一场比赛的基础。”北京马拉松主办方、中奥路跑公司总经理王简说,他介绍,比如在起点集结区,人群密度大、停留时间长,北马特意准备了透明参赛袋,便于快速安检。和国外赛事一样,北马更多使用了手检,而不是安检机,为了避免人流形成拥挤。”
“在终点处,赞助商要为每名选手发装备,我们在报名时就确定了参赛者的衣服尺码,赛后分性别、分尺码设置通道,避免了现场换号码导致的滞留。”王简介绍,2015年,北马赛道的一处补给点出现了“断水”,此后2年,他们会在补给点增配物资,避免问题重复发生。
一名赛事主办者告诉记者:“参赛者、旁观者眼中,物资和志愿者的水平是他们最在意的事情。这两方面的细节,一定要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