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内蒙古特色的治沙之路

2017-09-05 21:51:5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数字的巨变定格了历史片断,背后却是内蒙古人力斗“沙魔”的不懈努力。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8%的内蒙古人,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超过全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0%,治理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超过全国风沙危害土地总面积的10%。巍峨的绿色长城,不仅是北疆的丰碑,更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抵御风沙、搏击干旱的历史见证。

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比2009年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

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在内蒙古地图上,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一丝丝,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据自治区林业厅治沙造林处处长郝永富介绍,2000年至今,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内蒙古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超过1000万亩,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

科学治沙走出特色道路

天刚亮,在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林场“不同类型沙丘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飞播示范区的上空,一架小型播种飞机从远处轰鸣而来,将一粒粒带着科研人员绿化沙漠的决心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荒漠的沙丘上。

这是一次飞播造林试验任务。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不同类型沙丘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实施方案的要求,在5000亩流动、半流动的沙丘上进行飞播造林试验,继而研究、总结出具有辐射推广价值的飞播造林技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区不能飞播造林”,技术制约影响着内蒙古治沙的进程,沙海治理始终缓慢而无奈。

“人定胜天”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追求,尊重自然规律才是治沙的科学理念。在几十年的漫漫治沙路上,内蒙古人渐渐认识到,荒漠戈壁是经过长期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自然地貌,土地沙漠化则是由于过度开垦放牧、超采地下水等人为活动导致的恶化现象。

找到了原因,就找到了科学施力的“标靶”。经过科技攻关,内蒙古终于打破了这一国际学术瓶颈,首次在年均降水量仅有10—15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的阿拉善盟实现了飞播治沙的突破。同时,自治区配套了GPS导航定位、种子包衣处理等一整套飞播技术措施。不到4年的时间,沙地飞播造林420万亩,大大加快了治沙治理进程和效率。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