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5年里,我很少在凌晨3点前睡过。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IgA肾病病理研究的,而这恰恰是我30多年后获得一等奖的基础。”她说。
唐山汶川芦山鲁甸地震她都曾救援
据《科技日报》报道,陈香美至今保留着一件普通的小鹿瓷器,这是一位患者的父亲送给她的。
那是她做完剖腹产后第7天,得知科里正在抢救一名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年轻患者,她头顶毛巾,裹得严严实实地赶到病房参加抢救,可还是没能救活患者。
这件事,让她难过许久,而这个瓷器也一直被她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别人也许会忌讳,但我不会。我不能忘记这个患者,所以更要想方设法去救治危重病人。”她说。
据云南网报道,陈香美共参加过4次地震的救援,无论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1976年唐山大地震,她以医学院学生身份进入医疗组参与救援,面对满目疮痍,她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无奈,医疗条件落后,医务人员对挤压综合征的认识显然还太滞后,没有血透机,更多时候,她只能眼睁睁看着伤者逝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举国哀恸。接到命令的陈香美,没来得及回家,5月14日赶赴灾区。抢救小组先对骨外伤和肾脏损害特别重的病人进行抢救。在她的建议下成立了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重症治疗室,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陈香美在鲁甸震区)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陈香美再次背上行囊,连夜率领专家组于4月22日凌晨两点到达成都。抵达后立即进行地震伤员的伤情评估,研究和确定治疗方案,连续工作至4月23日凌晨,当天上午,陈香美又带领专家组赶往雅安继续展开救援工作。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刚开始,我没有足够重视,因为看到是6级地震,按照往常判断,不会有太大伤亡,所以没有任何准备。”陈香美没有料到这次伤亡会如此之大——第二天凌晨3点,遇难人数刷新为367人。
8月5日凌晨抵达昭通,陈香美和专家组努力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从死神手中抢过一个个危重病人。在废墟中被埋50多小时才获救的88岁老人熊正芬在重症病房,和正在为她查看病情的陈香美一同比着“胜利”的手势。老人除感头部疼痛外,生命体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