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

2017-08-23 22:01:4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解说词】

如今的翼城县,各种刑事、治安、民事纠纷案发率大大下降。

翼城是中国普法的一个缩影。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断创新形式,坚持不懈推进全民普法工作,是中国党和政府的伟大创举。从1986年至今,中国已经实施了六个全民普法五年规划。今年,已进入“七五”普法的第二个年头。

【字幕】江苏淮安

【解说词】

70多岁的潘恒球一年有200多天奔波在外。潘老年轻时靠着“淮书说唱”谋生,曾是淮扬一带响当当的说书先生。38岁那年,他在说书转场途中偶遇警察押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深受震撼,从此矢志走上普法路。

【同期】潘恒球

老师教育我们要勇敢地和坏人坏事作斗争,老师又说我们力量小、力量薄,斗不过歹徒怎么办?那么我们急中生智想办法脱离现场逃跑,到派出所报告抓坏蛋!

【解说词】

30年来,潘恒球自编自演,进行了8000多场义务普法宣传,受教育学生达30万人次。

【同期】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教师 贾丽芳

同学们,我们上学或者放学,再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的时候,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同学:交通安全!

老师:今天这节课……

【解说词】

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是中国普法的另一大特色。自“三五”普法以来,全国大、中、小学全都开设了法治教育课程,联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正在不断完善。

【解说词】

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法律进寺庙”,到多地积极探索的农村普法新模式;从“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普法通知书”制度,到各地正在积极推广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从普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到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网络新渠道开展普法活动,一个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形成。

【同期】

学生A:小学生不能经常玩游戏,不满18岁不能进入网吧。

学生B:去外国旅游回中国,不能把外国水果带回中国。

学生C:过马路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看到红灯要停下来,看到绿灯才能过马路。

学生D:我知道未满12岁的孩子不能骑共享单车。

【解说词】

关键词:法治中国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