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大学城不是一天建成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8)

2017-08-11 14:31:4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海闻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时说,“短期内,我们要和本部差异化竞争,尽量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发展一些新领域。但从长远来看,分院和本部的相同专业可以并驾齐驱,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洛杉矶分校都有经济系,都很牛,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本部原先在深圳的大部分院系也陆续撤回。到如今,北大深研院共拥有8个院系,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3000人。

不过,学校的定位与机制没有明确,依然是制约北大深研院发展的根本因素。对于北大来说,深研院究竟算哪一级机构?一方面,深研院是独立法人,院长是北大副校长,因此它该是一个副校级的独立校区。但另一方面,深研院的学科发展、招生名额、学位审核等都要通过本部院系和各个部门,又像是一个二级院系。

海闻直言,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或潜在的)竞争关系,北大本部相关院系并非都全力支持深研院同类专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本部校区跟深研院分别是北大平级的两个校区,本部应该既是“兄长”又是“父亲”,但如果只有“兄长”的心态,当然就把深圳分部看成了竞争对手。

“当初北大派我来,明确希望我按加州大学的模式将深圳办成一个校区。而后领导有了不同想法,但对深研院面临的问题却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海闻说,在深研院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太弱小,本需要北大的大力支持,但学校实际上没有认真投入。现在深圳校区做大、做强了,本部反倒开始关心起来,开始担心分校区办得不好有损学校声誉。“这就像是家长管孩子,小时候该管不管,长大了不该管了反而要管。”

多方人士表示,对于名校在深圳办分校的定位问题,学校与地方政府缺乏共识。校方的想法往往是,分校区不是我要办的,是深圳要办的,深圳对外来的学校不公平,没有给予公平待遇。深圳方面则认为,这是双方合作,我已经出了我该出的那部分钱了,剩下的部分该学校出了,学校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马陆亭预言,深圳大学城模式的执行结果,极端的情况有两种:最好的情况是,充分调动市、校双方的积极性,在人力、物力上发挥各自优势,大学城的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最坏的情况是,双方都没有积极性,大学城从“两不靠”最终发展成“两不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