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书记省长批量见9军工央企领导 签下211亿军工大单(2)

2017-06-17 13:29:53  政事儿    参与评论()人

书记省长批量见9军工央企领导 签下211亿军工大单

为了此次推进会,长沙本地官员也颇为费心。

12日晚,长沙市市长陈文浩等市领导,开展“敲门招商”,挨个敲门拜访参会嘉宾,商讨军民融合发展。

据《长沙晚报》报道,夜晚敲门招商是市领导“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各企业负责人在长沙停留时间非常短,很多人会后即要返程,“机会不容错过”。

“军工大省”的底气与转型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湖南军工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会见时,杜家毫如是说。

诚如杜家毫所说,湖南是传统的军工大省,曾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提供了核原料。驻港驻澳部队的列装、国庆50周年阅兵、“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都有湖南军工提供的装备和产品。而在近年的“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飞天等项目中,湖南的军工企业也参与其中。

据2015年10月的数据,全省共有军工及军品配套单位141个,职工总数20多万人,归口管理民爆生产企业4家、民爆经营企业19家、民用船舶企业96家。

“十二五”期间,湖南形成了以核、航空、航天、特种装备制造、船舶、民爆与化工六个主导产业为骨干,以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格局,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政事儿”注意到,同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缺少行业骨干企业、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民品产业集群、军民融合特色不突出等。

在“军民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湖南军工开始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的转变之路。

今年3月,湖南发布《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造区域特色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等4个发展方向。其中,将重点构建长沙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和7个产业基地,并形成对接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装备采购信息网的信息平台。

关键词:央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