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内蒙古火灾曝光林区难题:职工扑救不会用灭火器(2)

2017-06-09 02:26:00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强调,要严格火源管控,落实领导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制定最严格的制度,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全方位加强野外火源管理。

但5月17日,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发生的森林火灾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位于一片耕地内,基本可以断定又是人为原因所致。记者在火场周边看到,林草结合带处,大片耕地遍布其中,许多地块竟然有明显的烧荒痕迹。

部分林业老职工指出,随着时间推移,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5·6”大火的影响逐渐淡去,血的教训似乎正被遗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表示,近10年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既反映出许多干部职工防火意识的淡薄,也反映出防火宣传和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30年前,陈巴尔虎旗烧过来的一场大火夺去我们52名林业职工的生命,血的教训不容遗忘。”看着那吉林场大火烧过的痕迹,内蒙古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局长宫守实依然心有余悸。

没公路、没信号,扑救工作举步维艰

很多基层干部和扑火人员反映,在最近几起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林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为前后方都带来了不少麻烦:公路少、路况差、没有通讯信号等问题尤为突出。林区几十年来的历史欠账在春夏之交的几起大火中彻底暴露。在没公路、没信号的情况下,扑救工作举步维艰。

“内蒙古是全国公路网的神经末梢,东北部林区是末梢的末梢。”当地一些干部、群众说。

记者在毕拉河火灾火场前线发现,内蒙古大兴安岭森防指5月2日共调集1385人(含森警455人)参加毕拉河大火扑救,到3日上午,共调集8365人(含森警2590人),但到3日下午15时,已到达火场的扑火人员为4700余人,因公路狭窄,路远难行,故扑火队伍进入火场速度较慢,不利于扑救行动的展开。

“深山之中,普通人轻装每小时只能走一公里左右,扑火人员要携带各种设备,林中行走更为辛苦。”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重点林管理局防火办副主任吴玉柱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公路网密度极低,仅有1.4米/公顷,因此防扑火工作格外艰难。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局长闫宏光介绍说,“林区道路多数都需自筹资金来修,‘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收入锐减,筹资困难。如今全面停止商业林采伐,更是心有余力不足了。”林区多年来的财政吃紧状况使林管局无力修建更多公路,即使争取到了项目,配套资金也难以承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