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嘉陵江四川广元段铊超标4.6倍:污染源初步判定(2)

2017-05-07 10:31:17    华龙网  参与评论()人

  在6日晚上9点的时候,监测数据显示西湾水厂水源地水质铊元素浓度已降至0.0001mg/L,达到国家标准,上游无新增污染物,嘉陵江流域水质趋于稳定,乔良告诉记者,当地将根据情况开展恢复供水工作,“目前,污染物铊浓度已经稳定达标,有关部门正抓紧做好恢复西湾水厂供水各项准备工作,下一步我们也将持续做好水质监测和污染源排查工作,消除隐患,确保饮水安全。”

  据了解,经过相关专家及部门的综合研判,初步判定此次水污染的污染源为川陕界上游输入型、一次性污染团,目前,当地公安、环保等部门仍在全力排查当中。乔良表示,此次水污染将不会对下游造成影响,“我们城区下游10几公里有一个监测断面,就是上石盘,再下游3公里以后,就有一个白龙江,白龙江和嘉陵江就汇合了,汇合以后,水量大了,经过消减、稀释,在那个断面就是达标的,然后再下游两个断面就基本上未检出,根据这个判断,基本上不会对下游造成污染影响。”

  昨天晚上,广元官方发布消息称,今早8点前实现恢复性供水。

  铊,作为重金属,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但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它的毒性甚至要远高于铅和汞。这一点,我们从它的功用中也能够看出来:我们熟悉的杀虫剂、脱发剂等,就是用铊化合物来制备的。通过饮水、食物、呼吸等途径,铊可以进入人体并富集起来,引起急性中毒。“铊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毛发脱落、肢体麻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带来肝肾损害。1994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被铊投毒案就是一起典型的铊中毒事件。

  来源: 央广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