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金省级统筹的背景下,劳动力的流动导致了各省人口的抚养比差异较大。据尹蔚民介绍,高的省份人口抚养比10:1,即10人养1人;低的省份人口抚养比仅为1.2:1。
部分省市的养老金不够用与当地劳动力的流失有关,但全国养老金收支压力变大却与人口老龄化问题密切相关。
有数据显示,建国初,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不到4.5%,到1980年未超过5%,30年来增长了0.5个百分点,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8.9%。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2.8: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尹蔚民说。
文章一开头提到的“空账”现象,是因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统账结合的模式,既包含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部分(工资基数的20%缴费)、也包含积累制的个人账户(工资基数的8%缴费)。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原来是计划经济,企业养老,不用交社保,但是现在改了,可是退下来的那批人仍然要领社保。所以就规定,你后面这一批人,不仅要交自己的社保,还要负责前一批人的社保。”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年老的参保人士个人账户累计不够,年轻人个人账户中的钱不得不用于保障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导致账户上只有数字却没有实际金额。
拿池塘作比方,养老金是个池塘,养老金结余就是池塘里的水,一条小溪流进来,一条流出去。现在流进来的钱是70后、80后、90后的,流出去给了50后、60后。因此,当未来70后、80后的人需要赡养时,由于人数众多,就可能会面临钱不够用的问题。
我们老了还能领养老金吗?
为了解决部分省市养老金收支压力大的问题,业内一致看法是取消基本养老金的省级统筹,实现全国统筹制度。
2013年起,中央启动了新一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两种思路,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基础养老金中央统收统支;二是采取省级统筹的方式,建立中央调剂金,各省上交调剂金互济余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一种思路占据主流。不过据第一财经报道,最近风向渐变,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成为决策层更多考虑的方向,思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短期内难以协调地方的利益。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时,存在至少两种办法,一个是提高退休年龄,一个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将继续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所以暂时不会采用第二种方法。但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正在商讨中。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金可增长40亿元,减少160亿元支出,减缓200亿元缺口。
2016年7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延迟退休政策,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调几个月。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三是会做及时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