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近些年北欧电影佳作不断,继您的《征服者佩尔》之后,丹麦导演苏珊娜·比尔的《更好的世界》也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功的秘诀在哪儿?
答:相比而言,北欧国家对于电影制作有非常好的支撑体系,政府愿意往里面投入补贴,比如丹麦主要由国家通过丹麦电影学院实施资助。这种持续的财政补助传统,有助于一些有才华的导演和演员脱颖而出。其实,中国市场这些年颇受关注,欧洲很多导演想来这里试试运气。
问:谈谈您与中国电影的结缘。
答:2008年我就与王家卫导演一道担任了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竞赛单元的评委。我很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电影也是这样,只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并不总是能看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还是要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并不需要一味向好莱坞学习,因为你们有悠久的叙事传统和审美体系。其实,一部好电影都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挖掘人性的深刻性,再辅助以视觉冲击力和讲故事的技巧,其他就交给市场评判吧。
问:由您执导的合拍片《烽火芳菲》行将上映,方便透露吗?
答:这部影片源于六年前我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当评委,当时找到一个团队合作,我希望在这个故事中一方面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个人的独特视角。影片最后成型的是关于二战时期的故事,一位美国飞虎队的飞行员迫降中国江浙某地,当地一名寡妇搭救了他,两人产生了美丽的爱情。
问:身为一个欧洲导演,把握相对陌生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时,是否会有压力?
答:我会非常尊重中国文化。但我来导演中国题材的片子,不仅要面对中国观众,还要考虑全球层面的观众。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不复杂,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也就是让电影讲故事,而不是再现史实。把故事讲好,让观众沉浸其中,才是导演该考虑的重点。只要讲述与人有关的故事,一部好电影,中外观众的感受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