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换羽新生看今朝
陆军部队奋力开新图强矢志强军兴军述评
引子:
毫无疑问,二十世纪是陆军最辉煌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由此衍生的闪电战、大纵深作战等各种作战样式令人眼花缭乱。但是,随着二十世纪最后一场战争科索沃战争的结束,人们看到的却是陆战样式的日渐式微:持续78天的战略轰炸,也似乎宣告了陆军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
陆军怎么办?陆军向何处去?在世界各国陆军的一片焦虑与警觉中,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军种加快了改革转型的步伐:美军加紧构建模块化陆军,实现小型、快速、多能化;俄军通过“新面貌”军事改革积极给陆军“瘦身”,以建设快速反应型陆军;德军已成为全球第一支取消陆海空军种界限的新式军队……
为什么要建强陆军?建设什么样的陆军?怎样建强陆军?翻阅人民陆军的发展史,就像品读一部改革创新史:陆军转型发展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面对世界军事变革浪潮的冲击,面对使命任务的不断变化,这支从南昌城头起步,历尽战火洗礼,在世界强国面前从未有过败绩的英雄部队,该从哪里突破、应向何处发力?当改革强军的集结号吹响,历史给了中国陆军一次打破重组、变革图强的绝佳机遇。
变者,天道。陆军领导机构组建一年多来,陆军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建设世界一流陆军的信念追求,不断强化建设世界一流陆军的责任担当,以改革促发展、以转型求强大。百万陆军将士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强化本领恐慌、找准前进方向,更新打仗思维、根治沉疴积弊,在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道路上衔枚疾进,书写着波澜壮阔的大国强军策。
听党指挥
打赢“脖子以上”的战争
2015年12月2日,中央军委命令传来:陆军某部领导机关移防山西。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当改革真的来临,还是让该部某处处长孙海东有些措手不及。
去年底,分居15年的妻子费尽周折才在驻地找到了工作。眼看家人团聚,日子越来越稳定,可自己又要抽身离去。“天底下哪有不做牺牲的改革?面对改革调整,我不知道自己是走是留;但面对如山军令,我知道只能向前!”没有任何犹豫,孙海东和战友们一道把营区搬到了几百公里外人生地不熟的新地域。
改革,最难在于突破思想上的藩篱。“身子”可以在一夜之间走入新体制,但“脑子”决不会自动“换挡升级”。对于官兵来说,面对这场时代大考,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转观念换脑筋,树立适应改革强军的发展理念,打赢“脖子以上”的战争。
2016年伊始,刚刚组建的陆军党委着眼改革强军要求,迅即出台《陆军党委班子加强自身建设规定》,对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制定了18条“硬杠杠”:紧紧跟上习主席思想步伐,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习主席决策指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刚性落实廉政规定……一项项具体规定,反映的是落实听党指挥要求的实在举措,彰显的是建设新型陆军的坚强决心。
“信息化时代陆军建设模式和运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仍沿用过去旧思想、老套路,就难有突破性发展。”2016年3月初,陆军领导在党委扩大会上的发言,让与会者陷入沉思。
“现代化新型陆军建设更加需要创新‘引擎’。透析世界军事发展史,任何一场真正意义的军事改革,都必然有先进理念的引领。改革不仅是体制体系架构的重组重塑,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理念的创新更新。”陆军参谋部某局局长刘勇战告诉记者。
有官兵形象地说:新的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好比一台刚研发的超级计算机,“硬件”属于“顶配”,但若思想观念这个“软件操作系统”不能同步升级,不仅难以有效提升运行速度和效率,甚至会出现不兼容、“乱码死机”等问题。
思想上的追随是最内在的追随。一年来,陆军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后组织30余次集中学习讨论,分专题组织党委中心组带机关理论学习;成立陆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组织陆军领导机关、战区陆军和院校百余名将校齐聚北京,集智破解新体制下陆军部队转型建设难题;集中30名部队领导和院校专家组成学习贯彻习主席重大战略思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巡回宣讲数百场次,架起理论通向基层末端、走进官兵心坎的“桥梁”。
面对职能使命的拓展深化和建强陆军的时代呼唤,陆军官兵从习主席强军兴军重大战略思想中汲取力量、固根定本,以思想观念的新飞跃不断拓展陆军建设发展的新空间、推动陆军转型变革的新跨越。官兵们坚信,告别大陆军时代,正是为了开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的新时代。
主建为战
一切融入“战斗链条”
“过去,目标虚设如同与假人对垒;现在,天天和高手过招,感觉完全不同!”
春节刚过,南部战区陆军某防空旅组织战士进行捕捉目标训练,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观测和瞄准的目标不再是飞行速度较慢的靶机,而是高速飞行的空军歼击机。
如何理解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战略格局?陆军党委清醒认识到:主建为战,在联合作战的链条上,只有军种建强抓好,战区才能制胜打赢。对此,陆军领导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部队建设来讲,基层部队官兵是“需求侧”,领导机关是“供给侧”;就战斗力而言,战区是“需求侧”,军种是“供给侧”。
融入“战斗链”,必须建强“供给侧”。2016年初,陆军党委机关已经从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多个方面着手,明晰陆军建设发展路径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领导管理,研究制定陆军10年发展战略、5年建设规划和阶段计划,突出战略谋划、整体协调;不断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提升数字化、空中突击、特种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比重,以新质战斗力助推陆军体系作战能力跃升;着眼不同战略方向、不同战场环境、不同任务区域,全面提升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为推进陆军战略转型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图、路线图、展开图。
为加快构建联合作战体系,陆军领导机关密切配合、只争朝夕。通过改进升级综合集成建设、全面引入三军通用数据链等,全力打造与武器平台深度融合的陆军新一代信息系统,为陆军逐步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提供核心支撑。
纵观大江南北的陆战演兵场,记者发现,这种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胜战能力”被鲜明地列为陆军各级党委班子自身建设的核心能力。着眼全域作战要求,突出信息主导,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为有机整体,自觉服从体系要求,主动融入战斗链条,已成为陆军各部队的自觉行动。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一场场“头脑风暴”在思想碰撞中升华,一项项“党委工程”在务实推进中见效。
去年盛夏,陆军党委常委带领部队230多名将校军官问战朱日和,全面反思“距离打赢还有多远”,进一步树立聚焦实战的练兵导向,吹响了陆军部队在新起点上推进实战化训练的“冲锋号”。
从“跨越-2016·朱日和”到“火力-2016·青铜峡”“火力-2016·山丹”,合成旅、炮兵旅、防空旅等15支来自各战区陆军的铁甲劲旅,或挥师漠北草原,或转战大漠戈壁,或亮剑深山丛林,严格按作战进程、作战行动进行演练,接续完成对抗演习,全程盯住短板弱项专攻精练,演练规模、强度、难度创历史新高,立起了陆军实训实战的鲜明导向。
纲举目张,气象更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陆军部队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角色定位已逐渐清晰:放下“老大哥”架子,摒弃“大陆军”思维,发挥综合优势深远经略,主动重塑力量结构,一切融入“战斗链条”,不断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块化建设发展步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将在涅槃换羽中获得新生。
逢敌亮剑
赓续曾经的荣光
子夜,南方某丛林训练场依旧铁甲轰鸣。
三级军士长刘龙正在测试某新型保障车的动态作战性能。就在前几天,这位老兵操作该新型保障车创造了在夜间动态条件下保障补给的新纪录。
“组建77年来,我部历经9次转隶、10次改编、12次换防,但无论怎么改、怎么转,在烽火岁月中磨砺出的那股子英雄气却从未淡去!”跳下装甲车,老兵的眉宇间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既需要物质上的换代升级,更需要精神上的赓续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民军队的传统就是陆军的传统,人民军队的根脉就是陆军的根脉。
“一张照片记录一段光荣历史、讲述一个精彩故事。”2016年秋,陆军某旅在网上旅史馆组织“晒晒光荣照片”活动,百余张反映优良传统和历史荣誉的照片成为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
其中一组照片记录了该旅1998年参加九江抗洪抢险的震撼场景。当时正值我军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目标调整改革时期,全军精简员额50万。危急关头,上级点名让该旅官兵担负封堵决口的艰巨任务。一声令下,官兵没有因为面临改革调整而犹豫分心,他们千里奔袭,连续奋战4昼夜,成功封堵了长达57米的决口,被上级领导称赞“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逢敌亮剑的血性和胆气,既是每名陆军官兵责无旁贷的本分,也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的应有之义。
初春时节,正在组织要点夺控战斗演练的西部战区陆军某部官兵趁黑潜入海拔4000多米的昆仑山腹地。没多久,天气突变,飘起了大雪。通信兵何伟不知何时已脱下迷彩上衣,把电台包裹了起来,又用手在身下刨了个坑,把电台严严实实地保护好。出击命令下达后,已在雪地里潜伏了3个多小时的官兵按战斗计划,向“敌”阵地发起了猛攻,半小时便解决了战斗。
“战场上啥情况都可能出现,卧雪挨冻算个啥?就是关键时刻让咱堵枪眼,咱也不眨眼!”战斗结束时,全程观摩演练的将军找到何伟,这名列兵这样回答。
基因传承、血脉赓续。“过去,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未来,我们也将所向披靡、敢打必胜!”从习主席手中接过鲜艳八一军旗的新一代陆军官兵,有信心在改革强军的征途上创造新的胜利,书写新的荣光。
心无旁骛
和新型陆军一起成长
新营区环境到底有多艰苦?2016年初,当白发苍苍的教授来到陆军某部机关新搬入的营区调研时,禁不住落泪了
低矮的营房、斑驳的墙壁,就连刚刚清扫出来的路面,也是坑坑洼洼。办公桌更为简陋,大部分是由旧木板、钢管和角铁拼装而成,或者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而由营学习室改造的该部作战值班室,却是另一种情形:满墙的显示屏幕、齐全的指挥席位、巨幅的作战地图,各种通信手段全面覆盖,接哪哪通、叫谁谁到……战备值班功能一点没降、作战指挥要素一个不少!
好一个无怨无悔、艰难创业!好一个雷厉风行、时不我待!临别前,老教授挺直腰板,向官兵们庄严敬礼!
一声令下三军随。先战备、再办公、后生活,这样的情形,在陆军移防和新组建单位早已成为一种常态。
接到组建命令,南部战区陆军直接进驻原广州军区某通信团。由于办公区不足,政治工作部许多干部只能挤在团招待所办公。干事全俊华和战友挤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间里,既当宿舍又当办公室。除了两张床以外,仅剩的过道空间还摆上了长条凳用于放置资料。屋里的两张小桌子被三台电脑和各种文件占满,阳台上摞起来的打印纸、文件柜等办公用品有一人多高。“我们不是奔着过日子来的,是奔着干事业来的。”全俊华笑着说。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错过一个时期,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在陆军各级领导机关,处处涌动着像全俊华这样干事创业的激情。
“计利当计天下利”“人生何处不青山”。为支持改革,陆军官兵服从大局需要,听从组织安排,不讲条件、不讲价钱,脱军装、调岗位、换驻地,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改革。已经被确定为转业对象的新疆军区某兵站站长侍振江,坚决要求“站好最后一班岗”,在最后一次上高原执行任务时,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为边防建设操劳奔波的路上……
尾声
陆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陆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全域机动、立体攻防的现实要求,数万公里漫长边境线、海岸线的和平安宁,“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光辉前景,都在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陆军的使命远未结束,陆军的建设任重道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大风起兮云飞扬,换羽新生看今朝!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