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出任首席教授
清华大学日前还召开了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议,聘任大类培养首席教授。记者了解到,每个大类都设首席教授,担任首席教授的都是国内外鼎鼎有名的专家学者,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朱邦芬就担任了数理类的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气污染防治专家贺克斌教授出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的首席教授,他们将直接参与本科生的培养。
据悉,清华将按照大类培养重构培养方案,专业上注重厚基础;学生学习上讲究自主性,学校人才培养上追求高质量。根据培养方案,清华设立了10个学分的自主发展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44个学分的外语、体育等通识课程,以及116个学分的专业课程。大一阶段,各专业大类的学生将通过学习“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导引课”等,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和应用背景,从而确立自己的学科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恐难打破热门专业垄断地位
记者了解到,按照大类宽口径招生已经越来越成为知名高校的共同选择,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不少985重点院校都在尝试推进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一到两年后再分流到具体专业。与此同时,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世界名校也都实行了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
按大类招生好不好?记者采访的不少专家表示,大类招生使得学生无需在高考出分后的短短几天内就被迫选定具体专业,减少了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生入学后经过多学科通识教育的学习,确定自己的志趣,也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总体来看这也是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但专家学者也有质疑的声音,主要是按大类招生之后,在专业分流时依然容易造成不公,可能出现“热门专业”继续火爆,“冷门专业”继续遇冷的情况。另外,进学校后二次分流专业避开了相对公开透明的高考录取,容易被诟病有“暗箱操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