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航天员进餐。
3D“打印”新未来
“天宫”做饭不是梦
在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实验室,摆放着一台3D食物打印机。臧鹏介绍,这是他们研发的第一代3D食物打印机。中国航天员中心正在尝试,让航天员在天上自己“烹饪”食物。
臧鹏说,早期国外的航天食品是软管状的,每次吃饭需要像“挤牙膏”一样将食物挤入口中。随着美国在航天器上成功配置冰箱,外国宇航员的饮食跟地面的区别越来越小。
目前我国的航天食品都是加工好的“熟食”,为了减轻重量,一些食物在地面上先经过脱水处理。在太空中,航天员先对食品复水,再放入电热箱中加热食用。“现在市面上的紫菜蛋花汤包就是源自这种航天脱水技术。”
如果太空打印食物能够实现,航天员就可以带着面粉上天,再通过3D打印机“打”出新鲜的馒头了。
我国航天食品历史
我国航天食品研制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曙光”号航天计划,形成了常态口粮、应急口粮和救生口粮三大类50余个品种的航天食品库,具备组成4天食谱周期配置的能力。
上世纪80年代重点利用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开展了营养与失重骨丢失的关系及防护措施等基础研究。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航天营养、航天员物质代谢、航天食品和航天食品包装四个应用基础研究与产品研制体系,形成了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