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男童坠井 为何救援90小时仍无踪影?
11月6日上午11时,河北保定蠡县一6岁男童不慎落入一口40余米深的枯井之中。截止10日中午,救援行动已经持续了90多个小时,但仍未能发现男童的踪影。
救援为何如此缓慢?除了挖坑为何不用专业设备?有网友对救援行动提出了疑问。对此,曾参与过此类救援的专业人士山民向“北京时间”(ID:btime007)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男童很可能陷入了井底的“积沙”中,这使救援工具派不上用场,并且增加了救援难度。
男童坠井90小时500人搜救仍无消息
11月6日11时许,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6岁男童跟随父亲在田间收菜时,不慎坠入一口枯井中。
据 媒体报道,这口枯井是一口废弃的灌溉机井。井口宽度约30厘米,稍稍高于地面,井深超过40米。在当地田间,这样的枯井隔不远就会有一座。当井内枯水后, 村民会将灌溉喷头挪去其他新打的机井继续使用,因而废井口呈敞开状态,通常也不会加盖或设置警示标示。由此,男孩才会不慎坠入井下。
救援现场(救援人员供图)
事发后,陆续赶往事发现场的救援人员达到500余人,现场施工作业的车辆、机械也超过百台。由于井口过于狭窄,成年人难以进入,遂采取了在井边开挖破拆逐步向井底靠近的方式进行救援。
11月9日傍晚,救援工作已经推进到了井下的沙层。但该处井口只有1米且地质情况复杂,因此救援难度很大。救援人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探测,仍未能发现孩子的迹象。何时能发现尚无法确定。而截至今日中午,救援人员仍然没能发现孩子的踪迹。
网友疑问:救援为何如此缓慢
据媒体报道,救援现场的大坑深度超过30米,挖掘的土方量超过20万立方米。而现场的多部挖掘机,平均每次只能挖走1.5立方。因此,4天来,数十位赶来的挖掘机司机师傅,一直在轮换作业,以保持“人歇机器不歇”。同时,救援人员也在不断向下输氧。
而面对如此大的救援规模,漫长的救援时间,有网友对救援的时长、设备和方案提出了疑问。
疑问1:为何“到底儿”仍不见孩子?
从现场救援情况来看,经过90个小时的挖掘,救援人员已经挖到了沙土层却仍不见孩子踪影。
绿舟救援队门头沟分队队长山民,曾参加过建筑物坍塌救援(USAR)培训,并参与过类似救援行动。他告诉“北京时间”(ID:btime007)男童很可能陷入了井底的“积沙”中。
救援现场(救援人员供图)
山民介绍,水井底部的泥沙、沉积物含水量大,承重能力很弱,人落在上面就像踩在沼泽地上一样会陷进去。因此,即便下挖到了所谓“沙土井底”,也无法看到孩子的具体位置。
山民告诉“北京时间”,如果孩子真的陷入了“积沙”中,后续的救援仍然是向下挖掘,但通常会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以免大型机械在挖掘时触碰并伤到孩子。
疑问2:救援主力都是施工机械,为何不见专业设备?
山民表示,网友所提到的“生命探测仪”、“声呐”、“雷达”等设备,都是用于发现受困者的。据他了解,在此次救援过程中,曾使用仪器对男童的位置和状况进行探测,但没有任何线索。
他介绍,在深井救援中,有一种专业设备叫“深井救援器”。深井救援器可以由救援人员在地面操作,由绳索下放至受困者所在位置,用装在头部的套索等工具固定受困者,将其拉回地面,但使用这种设备的前提是知道受困者确切的位置。
深井救援器(网络截图)
网友所称的“雷达、声呐”,是生命探测仪的一种,在地震救援中会经常使用,“如果孩子真的陷入“积沙”中,身体被泥沙包裹,探测仪很难发挥作用。”山民说,此外,在井底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视频设备也无法看到孩子的影像。
疑问3:挖大坑是唯一的方法么?
山民告诉“北京时间”,目前,国内外通行的深井救援有5种方案。其一,就是下放绳索,指导受困者自救。但从近几年来发生的坠井案例来看,受困者多为儿童,其力量不足。而且还可能受伤或处在昏迷状态,难以自救。
其二,救援人员绑着绳索呈倒立姿势进入井内,将绳索绑在受困者身上,将其拉出地面。但救援人员倒立姿势时,容易造成头部充血,加上井内空气不足,如果不能快速完成营救,救援人员自身容易造成昏厥。
第三种方法,则是在深井的旁边依靠人工或机械再打出一口直径较大的竖井,到达受困者深度后,再横向挖掘通道,打破井壁,把受困者救出。这种方法对现场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如果土质疏松,容易造成坍塌,对受困者、救援人员都有威胁。
第四种则是使用深井救援器。
但这几种方法都需要明确受困人的位置和身体状况,所以,此次救援只能采取第五种,也就是挖坑掘进的方式进行。
疑问4:救援时间为何这么长?
北 京蓝天救援队队员孟祥路向“北京时间”介绍,为了保障深挖的安全,通常要做1:1到1:1.5的放坡,否则就有坍塌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坑深达到30米,那么这个坑在地表的半径就要达到30至45米。而这还是理论上的数值,如果地质条件不好,或者有大型机械加入,这个宽度还要增加。
为防止坍塌救援人员放置护壁套管(救援人员供图)
因此,在此次救援中,工程机械不仅要向下挖掘,还要不断的向四周扩。所以,即便有这么多的施工机械,90多个小时过去了才下挖了30多米。同时,为了防止井壁发生坍塌,还要放置护壁套管加以保护。
在此次救援中,挖掘的大坑直径已接近200米,但当地土质疏松,现场仍然多次出现地面裂痕。为了防止坍塌发生,救援行动不得不暂停,这也影响了救援的速度。
疑问5:救援人员是否专业?
救援人员向井内观察(救援人员供图)
山民表示,与其他类型的救援行动相比,深井救援的技术含量并不算高,除了深井救援器,没有什么特殊的装备,消防部门、有救援经验的民间救援队是可以胜任的。但因为空间狭小,受制于地质地貌条件等复杂因素,所以救援难度很大。
山民介绍,有救援队专门针对矿井、隧道甚至溶洞救援,但坠入深井的事发概率很低,又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装备。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这类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