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写在六中全会召开之际: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5)

2016-10-24 08:56:46  人民网 作者:任仲平    参与评论()人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共产党“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共产党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毛泽东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首页上页...2345  5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