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们将评委分成四组进行讨论,讨论之后最终选出自己心中最好的。最后,在颁奖典礼现场,用表决器的方式评出现场最佳。
此外,在技术支持方面,组委会通过一次次的彩排对投票器进行试用,确保评奖时不会出现问题。“所谓不按投票器依然出现票数101,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孙崇磊说。
受访评委:“别有用心的人在给大众评委抹黑”
在检察日报记者的要求下,中国影协答应提供一份评委名单。但记者要求提供全部评委大名单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中国影协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具体负责与评委联络的工作人员出差在外,“全部名单只有他一个人掌握,我们现在只能提供其中一部分。”
至于那位自称现场评委的爆料者,中国影协相关负责人说,并不能确定他是谁,也不能确定他是不是101位评委之一,因此无法提供联系方式。
最终,我们拿到一份包括7名评委联络方式的名单。
记者随机选择了其中4位评委进行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罗怡(辽宁,幼儿教师):
我是网上投票被选中的幸运观众,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圣的工作。101位评委分4个组,每组20多人,每天看三四部电影,看完了讨论。最后一天集中开大会,组委会只提了评委的服装要求,如何走台。没有人引导投票。彩排时导演告诉我们,为了画面整齐,不要和别人交头接耳,自己投完票时尽量不要抬头,等大家都投完了再抬头。投票器很小,只有手掌那么大,我连邻座位的都看不到,更不能看到更远的人。评审结束回到大连,我想在网上找下有没有自己的照片,却看到了那篇所谓的“揭黑”的微博,觉得很气愤。我大概能猜到是哪个人,因为听他们组的人说,有个人很奇怪,他好像哪个电影也不喜欢,像个愤青。哪个演员当选肯定和他的人气有关,评审里谁的粉丝多,得票高也不奇怪。
贾小刚(广东,广告公司职员):
我是在电影院填了表被选上幸运观众的。9月19日到北京,当天就开始工作,一共看了十部影片。前七部全部看完了,后三部组委会说时间有些紧张,每部中间剪掉半小时,演员都看到了。整个评审工作很公平,我记得工作人员还特意强调,不要因为有的演员没有到场就不投票。“揭黑”那篇微博我也看到了,完全是无中生有,一点根据都没有。这么多人不会牺牲一个星期工作的时间去做那么无聊的事。
王彦林(辽宁,大学生):
评委都坐在舞台两侧,屏幕在观众席最后面,离我们几十米远,只能看到柱型图,根本不可能看到屏幕上的得票数,看到“揭黑”那篇微博真的有些心寒。
周秋宁(河北,培训机构职员):
评审工作公平、公正,我们每个组都有影协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做过任何指引和暗示。看到那篇“揭黑”微博时,我就发现,那是一个临时的账号,两天后就删除了,感觉像是别有用心的人干的,他在给我们大众评委抹黑。
评选面临难题
孙崇磊向记者介绍,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最初那些年,中国电影没有这么发达,影片数量少;投票通过《大众电影》夹杂的选票进行,媒介单一,实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今,中国电影发展迅速,电影产量和传播媒介多样化,投票方式多样化,观众的观影品味日趋多样化,众口难调,这些都给百花奖的评选带来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