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工匠]航天车削加工“手艺人”:王保森

2016-08-20 12:40:06  千龙网 作者:张志兴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中国工匠]航天车削加工“手艺人”:王保森

千龙网“中国工匠”系列报道之二十六

导读:导弹,国之利器,捍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全,每一次发射升空,都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而在导弹部分零部组件以及导弹装卸车上,需要大量应用车削加工技术。身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699厂64车间的特级技师,王保森多年来凭借着高超的技艺,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从事的工作,犹如给导弹安了一个家。使导弹能够很好地装卸,成功发射。

棒球帽加运动鞋,结实有力的双手,说起话来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与30岁左右的小伙子站在一起,看上去区别并不大,但实际年龄已经53岁。他有着年轻的外表,透露出沉稳内敛的气质,这就是王保森师傅给记者的第一形象。

王保森,中共党员,1985年1月从部队复员进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工作。“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两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掌门人”……多重盛名之下,王保森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就是个‘手艺人’。”

王保森,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699厂64车间的特级技师,车削加工专业的岗位技术带头人。“所谓车削加工,简单来说就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在导弹零部件生产制造环节,王保森把他的手艺发挥的淋漓尽致,另外在导弹装载车上,也广泛应用到这项技术。“我们的工作,犹如给导弹穿上一件外套和装上支架。使导弹能够很好地装卸,实现成功发射。”

日前,千龙网记者走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699厂64车间,拜访了王保森师傅。图为他的工作场景。千龙网记者张志兴摄

生命不息“较劲”不

王保森是一个爱“较劲”的人,这一点,同事们都一致赞同。

他喜欢跟别人“较劲”。工作中如果有了分歧,结果只有两种:说服他或者被他说服。

有一次,王保森接到了一项任务,因为其中的工序设计不够合理,他便拿着图纸和工艺文件去找工艺员。工艺员再三检查,觉得这种加工方法能够满足图纸要求,不同意更改。

王保森拉着工艺员来到机床前,连比带划地告诉工艺员,原有的方法虽然能够加工出合格产品,但是工序多了一步,费工费料,建议更改。最终,工艺员被他说服了。

他的“较劲”,在对待自己时更加“变本加厉”。

众所周知,曲面加工是机加中一种难度较大的特殊工艺,而某型号产品要求凹球、凸球达到精密配合,这对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保森在没有专用球形刀具的情况下承担了这项任务,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的间隙和刀具运行轨迹的误差,导致产品出现了不对称的缺陷。一连好几天,他吃不好、睡不好,较着劲地一直在琢磨对策。

终于,一个在别人看来平平无奇的小事启发了他:吃饭时发现饭桌晃悠,他顺手叠了个纸块,垫在了桌子腿下面,就是这个动作让他如醍醐灌顶:“缺了的地方想办法补上,多了的地方想办法去了不就行了!”

他扔下饭碗冲到车间,眼巴巴地盼着值班员吃饭回来,然后就一头扎到机床前,对着图纸和废件开始研究。经过一番研究和摸索,他设计出了专用工装,改进了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并摸索出了一套专用的刀具修磨技术,最后将这三者“联动”配合,终于完成了凹凸球尺寸和精度的双重“苛刻”要求,经测量,他加工的成品精度甚至高于设计精度30%!

对于“较劲”这个“毛病”,他无奈地表示:“没办法,不把产品这些事捋顺了我就浑身不自在。大半辈子都这样,改不了了。”

“干活一定要会‘取巧’”

“干活一定要会‘取巧’,”这是王保森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取巧”并不是偷懒,因为只有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真正思考了、钻研了,才能具有“取巧”的本事。

工装是王保森最常用的“取巧”方法。(注: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王保森的工具里整齐的摆着各种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工装,别小看这些“铁疙瘩”,内行人都知道,好的工装绝对是能够使加工工作化繁为简的“取巧”“神器”。

“如果一个高难度的东西能够通过我的方法降低难度,不论是初级工还是技师,只要用我的工装和加工方法就能顺利完成工作,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王保森说。

2014年,他设计的工装获得了两项专利,这让他做工装的劲头更足了。

写论文是王保森“取巧”的另一“法宝”:“我们干的活儿,研制导弹、试制导弹的比较多,有时候好不容易摸出的窍门,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同样的任务,时间一长就忘了,所以一定要趁着‘热乎劲儿’记下来,教徒弟也能用得上呢!”

有一年,他从事的套类、筒类零件加工特别多。他发现这类特殊形状零件加工中需要以孔定位,其繁琐冗长装卡过程大大制约了工作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他将自己加工这类零件的经验总结出来,写出了《双向快速定位芯轴》一文。现在,这篇论文是该厂这类产品的加工“宝典”,初级工研读后,就能很快掌握装卡、操作的诀窍,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此外,《多刀位刀体》一文解决了复杂工件一次装卡,完成多种切削的过程。《橡胶密封圈加工方法改进》通过分析软性材料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与回弹机理,设计精巧工装,克服厚橡胶类材料加工中弹性变形问题,实现了橡胶材料的车削加工。

这些东西他从不藏着掖着,有人遇到了相关问题他还会“不谦虚”的主动推荐自己的论文。

现在,他的工装和论文成了以他命名的大师工作室的两套教材,惠及了全集团的一线工人。

严师与“大龄暖男”。

“教徒弟就像放风筝一样”

王保森带徒弟是出了名的严厉。“我们做得不对或是态度上松懈时,师傅真跟我们嚷嚷,”他的大弟子刘朝辉如是说。

对此,王保森是这样理解的:“孩子们既然选择吃这碗饭,就是奔着学真手艺来的。老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必须得像管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们管好了。”

“当我的徒弟不容易,普车、数控都得精通,只要是咱们组的设备,随便哪台,上手就得来!”这是王保森对自己徒弟最基本的要求。

“新时代年轻人的选择很多,所以我不会强求他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是师徒双方相辅相成的共同成长,我只想尽己之力,为真正想学手艺的年轻人创造更好的机会和平台。”王保森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是699厂里出了名的“自成一家”。

王保森会对刚入门的新人察其言、观其行,并在三个月的考察期结束之后,对他们做出总结和判断,尊重其意愿,劝说没有兴趣的新人转岗,对于有潜力的新人才开始正式的严格培养。

“其实教徒弟就像放风筝一样,有松有紧,既要给他们自由的发展空间,又不能跑偏,更不能断线。”王师傅谈到他对徒弟的“狠”与“严”,把自己比喻成放风筝的人。

自从2005年带第一个徒弟以来,他一直以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徒弟,绝不允许自己的徒弟使用简单或重复的图纸进行操作,“因为那样是偷懒,根本学不到真手艺。学到手艺不仅是自己掌握,也是用高质量的产品为企业生产负责任。”

“我教我家儿子的耐心都不如教徒弟的大。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到厂里,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学到手艺,能够独立,我当师傅的当然要对他们负责任,多说几句,这些孩子们真的就会少走些弯路。”

王保森在谈起他的爱徒们时如数家珍,对于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能娓娓道来。几年前,一个外地来北京的徒弟刚进厂,王师傅看见他租的房子里什么都没有,就立即自己出钱帮他添置了生活用品,帮他尽快适应新生活。

把机会留给更多人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在王保森的车间里似乎行不通。

通常像王保森师傅这样的“老人”,都会有几项拿手“绝活儿”,只有他一个人能做,所以任务也只能由他“独当一面”。

而在64车间里,情况却完全不一样,王保森师傅把自己的所有手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不仅亲手教会自己的徒弟,还教给其他技术人员。这样,不但整个车间的技术水平上去了,而且集体的工作效率也高出厂里平均水平。

那没有“绝活儿”怎么办呢?王师傅笑答:“‘绝活儿’也要更新嘛,总是会有新的技术难题出现,那我就去攻破,这就成了新的‘绝活儿’,然后教给大家,这样我们在一起完成的任务就可以更多更快啦。”

无私奉献为集体,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正是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航天精神在王保森师傅身上最生动的诠释。

如果一次接到多项生产任务,王保森总是优先让大家选择任务轻、效率高的项目,自己却去“啃”那些剩下的又难又耗时的“硬骨头”。他说,个人的利益不能那么计较,我已经得到足够多的荣誉,有成果大家一起分享,把机会留给更多的人。

也正是由于王保森师傅多年来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毫无保留地向年轻师傅各种技能经验,全组的整体操作技能得到了不断提高。在他的传授和带动下,他先后传授的7个徒弟都已走向各自岗位独立操作,成为了优秀的技术骨干。

他的徒弟刘朝晖在2011年二院“天剑杯”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车洗和普通车工双料冠军,他还是第六届全国技能比赛数控车工组的第二名,全国技术能手。班组文化建设也在王师傅的影响下,形成了和谐的班组文化氛围,使64车间车工班组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个人,他所在的班组也在2009年被评为二院“十大优秀班组”。

作为班组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技师,王保森说,“虽然我可能快要从生产一线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是,技术不会退休,这正由一批批年轻人不断的更新发展;为企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生命更不会退休。因为,这是一个合格的航天人所奋力追求的目标所在。”(文/摄千龙网记者张志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