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延迟退休在2022年落地实施,以下四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首先是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即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其次是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即国家文件规定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是小于等于55岁的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即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第四是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即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首先影响的是65后,影响最大的是70后,根据人社部提出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这将是较长的过渡时期。因此对于85后和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胡仙芝说。
女职工最有可能率先实施退休政策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还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渐进到位,“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
由于目前我国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因此是最有可能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群体。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延迟退休从女工人起步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处理好体力劳动者所面临的延长工作时间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对体力劳动者一定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延迟退休的具体安排,“比如女工人延退,不是简单地因为女工人退休年龄早而延迟退休年龄,一定要确保女工人不是在原有偏重的体力条件下去工作。”
另一被认为有可能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女性群体是55岁退休的女干部和女知识分子。因为已有文件规定,率先延迟基本没有异议。
2015年2月16日,中组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60周岁退休。通知表示,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迟,是为了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学者建议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我国不适合执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
除了每年延迟几个月、是否先从女性延迟这两个焦点问题之外,到底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也是争议的焦点。
在男女退休年龄方面,据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介绍,总体来说,大部分国家执行男女相同的退休年龄政策。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中,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相同的共有111个,占65.3%;男女法定退休年龄不同的共有59个,占34.7%。
资料显示,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框架,早在上世纪50年代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后就开始实施,当时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人均寿命早已突破76岁。这样看来,60多年前出台的退休政策确实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有政策规定的女职工50岁退休是不合时宜的,当时出台政策的背景是那个时候劳动力比较多,人均寿命短。而现在人均寿命延长了,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力变得稀缺……”
“男女不要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还是要区分工种,比如在一线工作的拼体力的女职工,可以延迟到60岁。对于搞科研、艺术、教育的女知识分子可以延迟到63岁。男性统一延到65岁退休。”竹立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延迟退休最好是走弹性的路子,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愿意提前退休,而实施弹性退休,能满足每个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