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共建共享 科学修复走向干旱半干旱治理新时代

2016-07-14 02:30:03  人民政协报    参与评论()人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0%,有21亿人口生活在这片区域。植被退化、土地退化、经济贫困长期困扰着这片土地。它的生态系统治理成为世界性难题。

最新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世界干旱半干旱区有扩张趋势,扩张面积的3/4将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问题关系全球福祉,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为探索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的发展路径、科学方法,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期间,国家林业局联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举办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主题论坛,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此积极建言献策——

旱地并不“荒”

为什么要重视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保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卢琦用简单的“三、四、五”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地球的1/3是陆地,陆地的1/4以上是旱地,而在旱地中有50%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面对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退化、经济贫困相互交织的背景,加快对它们的治理与修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用“旱地”泛指干旱与半干旱区。提起旱地,脑中联想到的也大多是满目苍凉的沙漠与戈壁。但事实上,这片区域的内涵远不止此。

“旱地中除了沙地,还包括草地、林地等其他地貌;有重要的积水区,向上百万人民提供清洁的用水;28%的濒危物种生活在这里,还为15亿人口提供着食物、燃料和其他物品;它有重要的捕捉、储存碳元素的功能,全球36%的陆地碳都储存于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请大家着重理解旱地的特殊性,“全球已经来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土地退化威胁着全球粮食与水的安全,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重视对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生态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贫,是全球生态系统治理的题中之意。”

对我国而言,干旱半干旱区更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到了国土陆地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在“三北”———也就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这片区域包含着85%的沙化土地,分布着我国近60%的宜林地资源,46%的国家级贫困县。这片区域是新增森林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关乎着当地人民的切身利益,保障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绿飘带”可绕赤道一圈半

事实上,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三北地区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快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步伐。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当年万里疆土上漫漫黄沙、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的景象早已“旧貌换新颜”。

“中国仅三北工程造林保存面积就已达29.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02%。”张建龙表示,“我们的北方万里风沙线上,已经建起了一道乔灌草、多树种、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成为抵御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如果把这些树木折算成5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可绕赤道一圈半,如同一条地球的‘绿飘带’。”

“添绿”的同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改善。

据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局长张炜介绍,依托工程建设,三北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也蓬勃兴起,直接促进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人口减贫增收。

就是在这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各地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践,逐步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平学智感触颇深:“生态治理必须融入到当地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特别是对生态脆弱区,要将生态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同时要与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跟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

平学智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宁夏就开始实施封山禁牧,使当地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过去分散、粗放型的放牧,逐步发展到集约型、高效的圈养,对当地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发展枸杞、葡萄等特色产业,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宁夏,枸杞面积已达到85万亩,产值将近100亿元;贺兰山已经成为公认的中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值达到200亿元。”

在论坛上,记者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成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同时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与称赞;尤其是治理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已成为世界多国争相学习的范例。

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部长扎西德·哈密德感慨,“看了中国的‘绿色长城’后,巴基斯坦今后也希望引进三北防护林的相关树木到巴基斯坦进行造林。”

塔吉克斯坦林业部国际司司长萨法罗夫·拉莫伊尔表示,“我们国家森林的面积只占3%,在未来几年里,我们计划大幅度扩大林业面积,首先就是要借鉴中国的先进经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绿色长城’工程中的经验将对改善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加强两国之间的生态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希望全力促进双边合作。”

将生态治理与减贫相结合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伙伴关系与发展主任马特·沃波尔看来,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治理不仅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同时还是一个社会治理工程。通过治理,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还能打造出一种包括资源在内的多层次的管理系统。

他认为,在治理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治理与减贫相结合。

马特·沃波尔举例说,很多贫困人口都位于农村地区,而这些区域对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人口的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上的,还体现在包括水、电力、房屋等基础设施上,缺乏健康的生活环境等,所以解决贫困问题需要解决整个系统的问题。”

他建议,一定要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了解它的运行规律,将减贫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干旱半干旱区的治理工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非洲东部和南部区域主任卢瑟·比奥斯·阿努克尔对此有切身的感受。

在帮助卢旺达进行生态治理过程中,卢瑟及其所在组织认识到,将退化的土地转化成健康的、高产量的林地或土地,不只要进行生态的修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林地或土地的利用率,使它们可以支撑农业相关的经济活动。通过景观的修复,改善这片土地上所生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粮食安全,使他们用更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并提升人们的就业率,减少非洲的贫困现象。

我国黑龙江省在生态治理与减贫结合方面也总结出一系列经验。

黑龙江省林地面积为2600多万公顷,在全国排第二位,天然林面积在全国排第一位,湿地面积在全国排第四位,是三北工程东头线的起点。

据黑龙江省林业厅党组书记肖建春介绍,在近年来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之后,黑龙江由过去“砍林子”实现了向管林、护林方向转变;同时发展旅游经济、森林康养业、种植业、养殖业以及采摘业“五大经济”,利用生态资源和生态治理的溢出效应改善民生。

治理不是种树那么简单

我们的生存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管理自然资源。在大家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专家们也都意识到,在生态治理的科学性方面依旧存在短板。

GFA资讯公司中德合作贵州/湖北项目专家组组长福斯特·胡伯特长期在中国的山林中从事林业相关工作。他指出,目前部分地区的森林系统尚不稳定,需要运用可持续经营的思路对林业进行科学指导。

福斯特举例说,2008年发生在南方地区的冻雨灾害造成当地森林破坏严重。除极端天气的影响外,树长得过于密集,生长空间有限也是造成危害的原因之一。“树太密,没有落雪的空间,重量就把树压垮了。如果通过一定措施合理种植、合理采伐,就可以让这些树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

他还指出,可持续经营并不是严禁砍伐,而是“技术性”地砍伐,将差的、生长慢的砍掉,留下好的,保证基因优势,综合效益就会越来越高。

“整个治理过程并非是纯技术的问题。”福斯特表示,“理念和实践有时是两回事。需要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教训,各方不断对话交流,不断完善指南。林业相关工作也不是林业部门独自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农户的支持,从意识认识到森林的价值。”

国际环教中心创始人兼主任刘登立20多年间也一直奔波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域。1995年起,他受世界银行的委托,深入黄土高原等区域,用影像记录当地水土保持的状况。20多年里,见证了中国黄土高原的一系列变化。“很多地方从荒地变为农田,开始种树、种草,逐步改善当地小环境,修复和改善整个水文地理的状况……”

“成绩斐然,但不是单纯的种树或一些简单的工作就能完成的。”刘登立发现,“整个工程非常复杂,需要各方面的融入,需要了解和掌握积水技术、造土技术,还需要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参与;还必须理解自然规律,理解生物多样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副总干事威廉姆·詹姆斯·杰克逊也指出,对于复杂度较高的生态系统治理,需要了解生物学、社会学的组成结构,去分析什么样的压力造成环境的恶化的,寻找出原因,再制定目标和行动方案,并要经常回顾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评价和改进。

据张炜介绍,“十三五”期间,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加强科技支撑,坚持质量优先,强化对营造林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同时坚持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突出自然修复,实行封造结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