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习近平七一讲话理论解读(7)

2016-07-03 21:40:06   综合    参与评论()人

关于改革开放,虽然我们强调七个方面的改革,但仍然是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按照唯物史观来讲,生产力起到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不断地去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为正在进行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到了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习近平在讲话里面也讲道: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 头。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 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改革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些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而且他还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 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第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在这次讲话有一些新的表述。比如,习近平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 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强调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共产党是在革命战争的年代提出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才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才支持中国共产党夺权全国政权,人民也把权力交给了中 国共产党。毛泽东在战争年代就多次强调,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给了你的权力,就要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同志把人民 立场概括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人民的位置放在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这些一贯主张变 成现实,发展人民民主。

第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既符合中国和平发展,同时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好作用的方针政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同志在讲话里面强调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他还指出,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 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这些主张应该说都具有新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