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盖薄薄一层土,种些树就能好?”有学生家长质疑。
此前也有专家提出质疑,覆土封盖若要应用于化工场地污染,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性处理方式。化工厂产生的污染土壤,其自然降解的能力很弱。如果没有进行隔断处理,将来可能会造成新污染转移,会给“毒地”附近居民区和学校带来长期威胁。
一位参与过土壤修复的企业人士介绍,土壤的修复涉及检测、评估、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目前,大家对土壤修复的了解还不够,遇到污染严重、面积大的污染产地,甚至会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
常州市政府回应说,修复调整方案获得国内知名专家咨询评估,并通过专家验收,目前,还将持续开展周边敏感目标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该地块的生态隐患是可控的”。
据环保调查组专家介绍,最终评估结论尚待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后才能得出。
常州“毒地”事件并非个案,类似问题在过去20年间屡见报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房需求持续提升,数以万计的工厂企业关停搬迁,“厂退楼进”,潜藏极大风险的遗留场地,被再开发利用。
一些省市因此开始了土壤修复工作,并颁布相关地方性文件,专设污染场地管理部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毒地”底数不清、修复责任难界定等现实因素,制约着“解毒”实效。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表示,目前,我国污染场地的治理主要采用“先修复、再出让”模式,修复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土壤污染修复的资金缺口较大,仅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肯定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还没有一部法律,相关工作也很分散。年内有望出台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土十条”)被寄予厚望。
多名业内人士、环保专家表示,期待“土十条”的出台能够对场地污染的监管、治理形成指导,实现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的突破,构建责任体系、资金筹集、场地流转强制环境调查评估、多部门联合监管、场地档案备案与公示等核心制度。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网易财经、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等)
来源: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