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16年“猴市”还会继续吗 专家:肯定有波动

2016-03-13 03:43:4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2016年“猴市”还会继续吗

李稻葵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心主任

李稻葵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心主任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贺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贺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辜胜阻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辜胜阻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建议加速推进“期货法”的立法工作。制定“期货法”有利于加快利率、汇率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推出。

2015年经历了暴涨暴跌的A股,在2016猴年是否依然会上蹿下跳?这是许多股民心中最大的疑问。

沪指在2015年初从3200点起步,至6月12日最高触摸5178.19点。在2015年6月15日至7月9日的18个交易日里,A股市场单边下跌的最大跌幅达35%,短期内大盘经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等暴跌、暴涨一系列震荡,被市场称为“猴市”,大部分股民也因此损失惨重。

2016年开年,A股实行熔断机制,4个交易日出现4次熔断,市场顿时“失血”严重。1月7日晚间,三大交易所紧急叫停熔断机制。据记者统计,仅仅1月份,持有股票的A股投资者人均亏损近25万元。

而A股并没有因为熔断机制的叫停而停止震荡。2月20日,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卸任,刘士余正式就任证监会第八任主席。沪指上涨了两日,“牛市雨”便戛然而止。此后沪指一直震荡不断。

3月12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发布会上表示:“一听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件事,就感觉到担子很重。”

刘士余说:“去年A股确实经历了罕见的异常波动。我到任后,对这件事也做了专门的了解和分析。”泡沫怎么吹起来的,就会怎么破灭。2015年6月15日到8月7日,上证指数下跌32%,造成市场流动性几乎衰竭,形势危急,非比寻常。

刘士余还提到,熔断机制出发点是防止股市剧烈波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但是,客观上“助跌”。借鉴国外经验,每一项改革必须要牢牢立足中国国情。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投资者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我们也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刘士余称,资本市场不成熟是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证监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对于猴年“猴市”是否还将继续,多位被采访专家表示,今年股市肯定有波动,但是不会出现去年那样的“异常波动”。

而市场普遍关注的注册制,昨日,刘士余明确表示:“注册制是必须要搞的。”对于注册制改革,十三五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创造条件实施注册制,而创造条件需要过程。

  ★个案

  券商营业部老总

  我经历的那场“暴跌”

时至今日,这家中型券商自营分公司总经理王明(化名)依然清晰记得2015年4月经历的纠结。彼时大盘已经站上4000多点。

  “做出减仓决定不容易”

“那时A股估值已经偏高了,要行动吗?要做出减仓的重大决定吗?”那段时间,对于一向沉稳淡定的40岁王明来说,这是相当煎熬的。熟悉资本市场的他知道,即使股票的估值已经到了一个离谱的境地,但是在泡沫破灭之前,市场疯狂会有一个自我加强,错误的东西会错得更离谱,这个过程中你也能赚很多钱。

“当时每天都要开一次会,告诉各个部门负责人做好风险防范,特别是多头暴露较多的团队,一定做好对冲。”王明在4月底几乎每天早上8点40分左右就要召开会议商讨大规模减仓策略。

身处2015年4月那个疯狂而火热的市场,做出减仓的决定并不容易,公司内部也有人反对他。面对压力,他坚持相信自己的判断,作为负责人,必须保住收益,确保公司的资金不受损失。

王明说,他当时做出的判断理由主要是:感觉市场上已经疯狂,场外杠杆资金蜂拥入市,沪指点位全部是靠钱堆出来的,而当时的融资融券余额杠杆已经接近极限,早晚会有撬不动市场的时候。同时,股票的市盈率过高,估值泡沫严重。

2015年4月22日,沪指最高触及4400点,他和自营分公司证券投资部经理决定“今天起陆续逢高减仓”。当日他们减仓20%,该股票从2014年7月至今已经涨超200%,获利颇丰。

此后的数个交易日,王明带领团队陆续减仓,直至5月底大盘接近5000点时,他已经减仓90%,只剩下10%的仓位保底观察。而这些股票都是2014年六七月间全仓买入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万千股民至今难以忘记。一个多月后,6月中旬,“股市异常波动”突然而至,巨大的杠杆资金再也撬不动这个庞大的市场。随后,A股让人大跌眼镜,千股跌停几乎每天上演,沪指暴跌6%、7%、8%已不是新闻。股民们的财富急剧缩水,甚至有人因被“强制平仓”而倾家荡产。

  躲过了暴跌却仍然被套

但是,尽管王明带领团队成功躲过了6月的暴跌,却依然没有逃脱暴跌期间反复加仓被套的命运。

他说,股灾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静待沪指从5100点的高位连续暴跌至7月8日3500点的位置时,他和团队成员认为“机会到了”,预计会有小幅反弹获利的机会。不过,事实证明,股指反复波动,回撤了公司不少利润。

对于2016年,他直言“今年的收益率肯定达不到去年,也不会像2015年上半年有利于做长期价值投资”。他认为,2016年的经济形势会持续下行,房地产火爆分流资金撤离股市。同时,注册制的推进等改革也会让股市变得更加敏感。

  “抓证券违法不能单靠证监会”

新京报:关于股市,你今年有什么提案?

李稻葵: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在北京或上海成立高级证券检察院及高级证券法院,直接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最高人民法院负责。

新京报:你提倡股市的法治化?

李稻葵:对。股市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因为法治不到位,稳定股市要加强法制建设。经历25年的发展,中国股市的发展是极其不牢固的,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股市最根本要靠法律和监管。因此,中国股市发展最根本的基础就是法治化。

新京报:证券检察院和证券法院,该如何运作?

李稻葵:每年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行为很多,单靠证监会是不行的。这些违法行为一定要追究,而如何追究则需要在制度上创新。我们目前的司法程序有点问题,比如,我们要告一个上市公司,得去注册地告。所以我提议,把所有上市公司有关的司法问题集中到上海,专门建立高级证券法院、检察院,类似现在的海事法院。

新京报:让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做专门的事情?

李稻葵:是这个道理。让专业人士专门去抓股市和上市公司的违法事件,这是国际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需要司法部门配合。比如建立足球学校,足球的基础是青少年,股票的基础是检察院和法院。检察院和法院相当于足球的青少年足球队,道理是一样的,没有这个基础,光去谈股市是无根之木。

新京报:对于2016年猴年,你预计股市会出现去年那样的“猴市”吗?

李稻葵: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将以震荡为主,不过,振幅会小很多。全年来看,也会小幅震荡。

  “应提高证券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新京报:你曾撰文反思去年的“猴市”,你预计2016年“猴市”是否会继续?

贾康:“猴市”只是比喻上蹿下跳、剧烈震荡的股市。出现过去年18个交易日暴跌35%又暴涨的“猴市”行情之后,今年这样的“猴市”不会继续,否则A股不可收拾。

去年上半年的牛市可以说是“人造牛市”,此后的暴跌主要是由于“动物精神”及“理性预期失灵”所主导的市场行为非理性;目前,股市已经进入比较稳定的休养生息阶段。

新京报: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两会上表示,“泡沫怎么吹起来的,就会怎么破灭”。你认为该如何监管才能确保股市的平稳?

贾康:刘士余主席上任后,应抓住机会先稳定大局,要全面统筹监管,不可只关注局部改革或措施。这就是先把能做的做了,一定要先稳定市场预期,再逐步推进改革和监管。

新京报:说到监管,《证券法》备受关注。今年将修改证券法,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应提高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你有什么建议?

贾康:我很赞同这样的提议。当前证券市场有关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惩处力度较小,个别企业动辄虚增几亿元的净利润,最后按照《证券法》只能顶格处罚60万元,威慑力远远不够。同时,我认为还要继续打击内幕交易、加强退市管理,惩治违法犯罪。

新京报:《证券法》的修订还是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法律基础。刘士余表示注册制必须搞,但不会单兵突进。你认为要如何推进?

贾康:我愿意用“系统工程”这个词来说注册制,这是一项很缜密的工程,涉及金融改革的方方面面。

比如,从法治化来说,《证券法》修改是注册制必备的法治基础。《证券法》的修订要指导今后的改革,这是非常明显的配套制度改革。

  “建议降低股市投机性”

新京报:去年因为高杠杆资金催生了沪指大幅上涨,今年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贺强:去年因为杠杆资金的蜂拥入市,导致了沪指的快速升高。但证监会已经从去年7月收紧融资融券,并清理场外配资等杠杆资金,今年不会出现去年那样疯狂的杠杆资金入市。

预计今年的股市不会涨到去年的5100点,除非有新的资金。比如最近的楼市非常火,涨幅很快。毫无疑问,是有大量资金进入楼市。这些巨额的资金为何杀向楼市,而没有进入股市呢?说明股市投资者信心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急不得,就像吃中药,要慢慢调养。

新京报:有人说“猴市”或将继续。你是否认同?

贺强:去年才是上蹿下跳的“猴市”。今年股市肯定有波动,但应该不会出现去年那样的“异常波动”。就好比人的心脏,只要活着、有交易,肯定就有波动。

新京报:当前证监会换了新主席,你对新主席有没有建言?

贺强:建议新主席关注股市的顽疾:降低股市的投机性,增强股市的投资性,加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5年来,股市的投机性一直是顽疾。

新京报:有两会委员认为,注册制实施要缓一缓,推出时机需斟酌。你怎么看?

贺强:单纯关注“注册制”什么时候推出,我觉得没有多少意义。关键是要培养注册制生存的环境。一个制度的推出需要创造环境。环境不成熟,不能硬推。必须创造条件,条件成熟才可以。

去年底,证监会原主席肖钢邀请部分专家座谈注册制,我是受邀嘉宾之一。我当时提出要不要循序渐进推出注册制,要不要设置过渡期等八点建议。总之,注册制推出之前需要详细论证,是否可以局部试点。

  “‘期货法’立法时机已成熟”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今年提交关于加快“期货法”立法促进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目前‘期货法’立法条件已经具备,立法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加速推进‘期货法’的立法工作。”辜胜阻表示,促进期货市场平衡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期市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亟须进一步加快期货法立法进程,夯实市场发展的法律基础。

辜胜阻告诉记者,“十三五”时期的金融改革面临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两大任务。期货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有利于稳定商品现货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金融市场尤其是多层次股权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强烈。在辜胜阻看来,制定“期货法”无疑有利于加快利率、汇率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推出。

他建议,要夯实市场发展的法律保障,更好地发挥金融期货的风险对冲、稳定市场等作用,增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在谈及期货法立法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时,辜胜阻认为,要以制定“期货法”为契机,明确期货市场的法律地位。此外,要重视统筹国内国际期货市场和健全交易者保护制度。

A06-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