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海外看两会:罗伯特·库恩谈习近平全面治国理政(2)

2016-03-12 16:10:11   央视    参与评论()人

“四个全面”的务实目标则体现为:一、充分借鉴已有经验、透彻分析当今形势;二、为到2020年实现的主要目标--实现“小康社会”,列出须执行的首要任 务和采取的切实行动。毕竟,现在到2020年仅剩下4年多时间了。“四个全面”高度概括了实现“中国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也向人们发出清晰号令,务 必尽快采取行动,才能实现目标。

一位资深理论研究者认为,“四个全面”能通过系统的方法,具体的行动,直接造福人民”,是一种需要具体实施的“新理论”,像学校里的学习科目。他说,“我 们所执行的每个‘全面’都会被考核评估,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是开具‘成绩单’的评委。”他强调,“‘四个全面’是指引紧急行动的蓝图,也与当今社会上正在发 生的事情息息相关。”

第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中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内涵呢?目前,中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但中国政府已承诺要彻底根除贫困,要根本性地消除城 乡之间、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之间巨大的差距。如把农民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小康之外,“中国梦”就无从谈起。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他要求必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现在约有3亿农民工。在他们亲手建设起来的城市里往往却被看作“二等公民”,无法享受跟城里人同等的医疗、教育和养老保险等福利。谈及这些农民工时,习近平强调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从而能让农民工“平等地在城市生活”。

城市建设也需要全面发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通过三省市一体化发展,调控人口,加快交通一体化、环保一体化建设,实现能源、安全、产业升级转移。

第二个“全面”,即“深化改革”,是习式治国理政的“动力源”和“发动机”。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确定了 336项重要改革举措,2014年业已完成其中80项。这些改革举措向各级政府官员传递的信息是“全力执行、思路清晰、心中有数”。从省级到市级到县级的 各级政府部门官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我还听到一种说法,要敢于啃“利益集团”这块“硬骨头”,要敢于“动他们的奶酪”。(利益集团指的是广义上所有维护现 状的群体,尤其是那些垄断、半垄断行业,他们手头掌控的资源越多,则越反对改革。)

第三个“全面”即“依法治国”,长期以来一定程度上执行乏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习近平意识到“依法治国”若不落到实处,中国既不可能和谐,也难以稳 定。因此,在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若干司法改革措施中,将司法系统独立于地方政府,以免受不正当的影响,或许这一项改革措施 的影响将最为深远。

“全面依法治国”可能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一个“全面”,如外国人或许更关注单独的个案。但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行的司法改革或将成为里程碑,已启动了司法管理体 制的改革,正在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一项改革旨在防止地方势力随意干预司法公正、案件审理和司法管理。另一项司法进步体现在民事 层面,中国高层领导支持并最终确定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但西方媒体报道很少涉及这方面的报道。

第四个“全面”是“从严治党”,表明了习近平根治腐败(既打“虎”又拍“蝇”)和治理奢侈浪费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打铁需要自身硬,党员干部必须严于律己。反腐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态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