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安徽下月推行痛经假:疼痛程度难鉴定落地难度大(2)

2016-02-16 03:09:45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已经实行“痛经假”的地区实行效果如何?据海南特区报2015年报道,“因无强制性,实施情况不乐观。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因为用人单位到底放不放‘痛经假’相关部门只能提出建议,并不是强制要求,所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追访

员工请假有顾虑 痛经轻重难判断

职工

支持“痛经假”有顾虑

去年,广东山西等地也酝酿推行“痛经假”。媒体调查显示,超过两成的广东受访女职工并不打算请假,原因为个人隐私、不愿公开,不想影响工作等。

“我们平时也能请假,就是工作不能耽误。”安徽一要求匿名的公务员称,此举体现了政策层面的人性关怀,她同时提及,地方民营企业为了逐利可能会有推行难、执行难的情况出现。

另有安徽银行职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会看情况提请假。“会考虑任务完成情况,完不成任务会有绩效方面惩罚,怕领导会不满意。”

“我也很期盼能申请‘痛经假’”。北京一出版行业工作人员张晴(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痛经较严重,在月经刚开始来临时疼痛感最强,“疼到昏死过去,浑身出冷汗,吃止痛片都不管用。”

她表示,在痛经期间企业予以休假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无法正常上班的时候,她不会因害羞而不敢以此理由提出休假要求。

企业

政策落地推行难度较大

去年,南都曾做过网络调查,七成以上受访者担心企业会刁难休假女性,更有四成左右的人认为实施痛经假后会增加女性找工作的难度。

安徽一大型民营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她们公司没有明确规定对痛经或者经期的女性有更多照顾,只是同事之间会照顾一些,“比如分配的工作量稍微小一些,或者帮忙带饭等。像病假这种,都需要医院开的病假证明,可是痛经这种怎么证明呢?”

她称,正常情况下,公司会允许员工因痛经而提出调休,而据她了解,目前企业方面尚未收到政府方面下达的相关文件,故未作出调整。

北京一家酒店业负责人表示,此类政策确实能够体现人文关怀,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还需要考虑用工成本,带薪休假对于企业压力过大,企业可能会出于经济考虑而不去雇佣女性职工,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判断真实性,“如果是身体情况属实,企业肯定会准假,但医院开的证明如果是假的,企业怎么去判断这件事的真假呢?”

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原副所长刘伯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如果仅仅用保障性条例对妇女进行保护,而不从根本上解决保护成本的问题,导致保护成本转移到了用人单位身上,会让用工成本较高的女性,愈发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用工成本越高,女性就越容易被用工单位拒绝。

社会学家李银河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如果该规定实施引起用人单位不愿意雇佣女工的情况,必须引起注意。

她说,相对于国企,不少私企忽视了对女职工的福利,推行此类政策,一方面首先需要要求私企遵守行政规定,此外还要有工会组织来帮助执行,一旦出现条例名存实亡的情况,那应该由工会出面来维权。

医生

暂无仪器鉴定疼痛程度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谭先杰介绍,痛经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主要出现在未婚女性身上,而病理性则较常出现在中年妇女身上。痛经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发软、恶心,严重的会出现面色苍白和昏厥的症状。

对于此类疾病诊断,还是靠病人的主观表述为主,并没有客观的标准与界限。

谭先杰表示,很少有人专程来开痛经病假证明,通常都是来检查其他疾病后,痛经是其病症之一,才开出痛经病假证明,“一般给开3-7天的假”。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陈艳称,女性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个人体质、病情都会影响其痛经的程度,“有些女性痛经一两个小时就好转,有些则会持续几天。”由于没有量化标准,且痛经的判断主要依靠病人主观自述,“靠她们自觉自律”。

对于开具痛经病假证明一事,陈艳称,“基本延续之前的开一天假的标准,”虽然现在开假条的标准已经放宽很多,但仍有许多受痛经苦恼的女性因为工作原因并不要求医生给开具病假证明。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痛经是一种感觉,没有什么仪器可以鉴定疼痛程度。从政策层面看,医生确实能开具此类证明,但除非用硬性推行政策,请假难的问题始终存在,“走不动路的时候,来三甲医院开证明比找领导请假麻烦多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斐然 实习生 张玛睿 董兰兰

责任编辑:张淳 SN18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