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重庆去年GDP增速11%或领跑全国(2)

2016-01-21 02:42:52   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评论()人

在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2014年上半年重庆就开始研究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4年7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会,提出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墨烯及纳米新材料,轨道、通用航空等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综合化工,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

重庆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起跑,实现产值1664亿元,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也就是说,相比一些城市大拆大建,依靠高房价、房地产拉动地区经济,甚至出现实体产业空心化等现象,重庆经济高增速,主要是得益于实体制造业的发展。多年来,重庆市每年房地产投资不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5%,地产业处于健康状态。对于近来频频引发事端的P2P信贷,重庆的态度是“基本不碰”。

  经济下行压力仍大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指出,虽然当前广东经济总体保持稳定,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大环境没有明显改观,广东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实体经济经营仍然困难。三是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对实体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和财政税收等方面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四是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放缓。

在近期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分析说,目前长期制约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同时又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改革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改善民生任务相当繁重,同时,部分同志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还不到位,引领新常态的办法不多,工作中仍存在政策棚架、落实不力、不严不实的现象。这些问题必须加快予以解决。

虽然2015年湖北经济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加之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发酵,房地产、金融、汇率、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犹存,湖北省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当前湖北省正处于结构调整的爬坡过坎阶段,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专项调查显示,2015年湖北省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9%。特别是石油加工炼焦、钢铁、有色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下尤为突出。未来要完成去库存、去产能,加快对僵尸企业的淘汰,短期来看对工业肯定会产生下行压力。

旧动力减弱与新动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从供给侧来看,旧的支撑如钢铁、石化、建材等产业高速扩张期已过,但短期内又难以找到体量相当、带动力相近的新兴产业板块替代。企业盈利受到两头挤压。当前湖北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全年PPI下降3.3%,连续35个月处于下降通道,而企业的资金、土地、人工成本却不断升高。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熊建中20日也表示,2015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但经济运行中还面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等问题和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重庆市统计局在肯定2015年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力不断孕育成长”的同时,也表示,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

责任编辑:苏未然 SN2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