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乌镇老人回忆与习近平连线:值得铭记一生(2)

2016-01-02 08:39:15   中国网信网    参与评论()人

在乌镇,城市流淌着锦绣江南的繁华,环境散发着世外桃源般的气息。在乌镇,16个村、3个社区,5.7万人口,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城乡几乎无差别。互联 网带给这里的实惠更是无所不在。在乌镇,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互联网医院可以找全国医生看病,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更是利用 微信、APP等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搭建起一个“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 养老”服务体系。线下有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一重要载体,线上 通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系统,让很多孤身在家的老人多了双“眼睛”和“拐杖”,再也不担心发生啥意外没人知道了。在乌 镇,近1.5万老人成为“智慧养老”模式的受益者。

“乌镇变化太大了,当时时间太短了,有太多开心的事来不及与总书记分享。”李阳说,“这段时间,大家仍沉浸在与总书记互致问候的激动和幸福中,习书记已当总书记了,还心系着我们乌镇,心系着我们百姓,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心里话说给总书记听。”

他们想告诉总书记,乌镇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一个落后的小镇到长三角一颗璀璨的明珠,巨大变化说明,没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们想告诉总书记,乌镇人没有后顾之忧,物质生活不用愁,精神生活挺丰富,幸福生活指数之所以如此高,这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明证,是十八大以来网络强国战略的明证。

他们想告诉总书记,现在乌镇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历史保存完整,乌镇在保护中开发的成功实践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正确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可以做到的。

他们想告诉总书记,当最近在网上看到您在2005年8月,戴着草帽,冒着酷暑,汗流浃背地在乌镇二期保护工程现场指导工作的照片时,多少人为之动容!您真 是一心为民,夙夜在公的榜样。您的精神激励着每位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再大的困难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国富民强的中国梦一定能 早日实现。

……

“习书记,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

“习书记,我们想念您!”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