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2省区上半年GDP增速出炉:重庆最快河北垫底(2)

2015-07-23 05:27:15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王杰称,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以电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这些新经济引导的新兴上升力量的快速增长,弥补了以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主导的下行压力。

  ■ 焦点

  房地产回暖 海南二季度GDP近翻番

从去年开始,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低,出现持续低迷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上至国家多个部委,下到地方省市均出台多种政策“稳楼市”及“去库存”。

新京报记者从各地上半年经济情况通报中发现,政策利好开始显现,多地房地产行业回暖,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实现了增长。

如浙江省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长都接近50%,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2.6%和27.5%。与之类似,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对于以房地产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的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对其经济表现的作用尤为明显,上半年增速达7.6%。今年一季度,海南经济增速为4.7%,同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然而,海南省在第二季度经济实现了“探底回升”,经济增速达到了9.1%,比一季度大幅上涨了4.4个百分点。

海南省官方称,房地产市场回暖成为二季度海南省经济加快回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南省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实现基本持平,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度提高20.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南高北低 辽宁继续“负增长”

随着一季度成绩单的公开,目前多省份也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压力持续加大。数据显示,上海、重庆、天津、广东等地的财政收入增幅超过10%。然而,辽宁和青海的财政收入为负增长。

今年以来,东三省经济下滑的态势在财政收入上表现明显。今年1-5月份,黑龙江和吉林的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19.0%和5.9%。今年一季度,辽宁省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0.4%。

目前,东三省中仅辽宁省公开了上半年的财政收入,依旧延续了一季度负增长的趋势,同比下跌22.7%。

根据辽宁省财政厅数据,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仍是该省主要减收项目,占税收减收额的七成以上。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认为,受经济下行影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在政府的财政收入上有了显现。对于依赖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以及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这一表现尤为明显。

施正文表示,如果政府财政收入持续“负增长”的趋势,将难以保证地方政府实施职能,如改革措施、民生保障以及基本的公共服务将难以保障,社会的公平问题进而会凸显,经济转型的难度更大。随着财税改革的深入,需要国家层面调整政策来予以支持。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原标题:21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跑赢全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