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踏青+”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新华社上海4月7日电(记者陈爱平)春和景明,以亲近自然为核心的踏青活动,与文旅商体展各类元素相融合,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多地旅游人次和消费增长,且旅游消费增速快于游客量增速。清明节假期,北京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0亿元,同比增长9.5%;上海共接待游客700.27万人次,同比增长5.45%;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117.20亿元,同比增长6.40%。

“踏青+”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一名游客在上海陆家嘴地区拍摄花卉。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

传统节气在时尚的文旅活动中焕发新生,吸引人们走出家门、收获满满。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山岳类风景区的热度仅次于“赏花踏青”和“主题乐园”;泰山、黄山、华山、三清山、普陀山等吸引众多游客,人们饱览美景同时锻炼身心。携程集团数据显示,民俗体验、赏花游、古镇游升温,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人们回乡祭祖与度假休闲相结合,多个山岳类景区周边酒店订单大涨。飞猪平台上,国内旅游产品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

上海市民唐元带着3岁的儿子来到市郊挖笋、挖野菜、赶鸭子。“假期天气晴好,孩子和泥土、树林、小动物‘亲密接触’,一家人齐动手,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

和唐元一家类似,人们“踏青”不再仅限于“赏”,更愿意动手体验并为之“买单”。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挖笋、挖野菜等活动,在清明节假期热度同比上升47%。“春野秋梦”金山营地等露营场所,备好青团等时令美食、举办春日绘画等活动,假期前后预订“火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