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进行时(2)

但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尚未有效进入资本市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平婧注意到,截至2025年1月22日,在已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的956只产品中,储蓄类产品占比达48.7%。同时,其他三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和养老基金)中,权益资产占比也较低,“在投资过程中,中长期资金对于权益类资产仍处于低配。目前我国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规模合计已超过60万亿元,提高此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对股票市场扩量、提质、促稳将具有重要意义。”

中长期资金为何入市意愿不高?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过去,一些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导致A股投资回报偏低且波动性较大,影响了长期资金入市的意愿。对于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背后的原因,罗志恒认为有三点,即分红、回购比例偏低,入口端优质供给不足、出口端退市数量偏少,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以及事中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不到位。

“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也作为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写入去年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吴清在上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要以抓好《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为契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生态。

他尤其提到将支持更多标杆性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同时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治理,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多措并举做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上市公司也要进一步增强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更好通过现金分红、回购注销、股东增持等一些方式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标的。这是市场(稳健运行)重要的基础。”吴清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