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账本上“民生含量”不断增加
就像每个家庭都有小账本一样,国家也有个大账本。在国家的这个账本上,除了经济建设,财政资金还花在了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等众多领域。
在我国,财政支出中约有70%以上用于民生。
今年,财政资金的“民生含量”不断增加。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在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3000亿元用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是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明确资金使用负面清单,让“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其中,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各地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郝磊:我们始终将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推进财力下沉,增强基层财力,探索建立全链条“三保”机制,常态化开展“三保”支出预算执行、库款保障等预警研判,确保基层财政平稳、健康、可持续运行。
不仅如此,今年,财政部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新增一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增加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