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6月北京已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 与近期高温天气有关(2)

与系统性降水等预报相比,精细化定时、定点和定量预报强对流天气的难度较大,这也导致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提前时间更短。

“我们需要根据当日的大气环境条件等,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类型。”雷蕾解释。对于难以捕捉的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可以提供未来3天的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判断它是否易发生。强对流天气类型、强度、出现位置和时间等精细化预报,则需要通过上游天气实况、检验和订正预报模式,以及中尺度模式快速循环更新同化预报等手段,才能更准确地进行预报。

气象专家提醒,收到预警务必高度警惕。当遇到强烈雷电活动时,户外活动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避免雷击,公众要尽量避免在户外逗留,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躲避。雷电活动密集时,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等产生影响,因此应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在短时强降水发生时段,城市内涝的风险加大,阻碍交通。公众应避免在低洼地带、立交桥下等易积水区域停留,以防车辆被淹和人员被困。在山区旅游时,务必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防范滑坡、山洪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强风影响时段,公众及车辆应尽量远离树木,也要远离高空悬挂物、广告牌等存在坠落风险的设施。当收到冰雹预警时,应及时躲避,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