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建成以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为主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长江流域共建有堤防约3.4万公里,已修建水库5万余座,总库容4000亿立方米左右;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和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有序建设,将解决淮河下游泄洪不畅的问题。
“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是抵御洪水的重要保障。一方面,继续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建设,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另一方面,抓紧窗口期,加强对水库大坝、溢洪道、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构)筑物等关键部位巡查值守。”李琛亮介绍。
中小河流是防汛重点,也是薄弱环节,短板如何补上?李琛亮介绍,中小河流的流域面积一般在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中小河流特别是山区的中小河流,汇流快、涨落猛。水利部门不断完善中小河流防洪预案,开展河道清淤、堤防建设、水利工程加固等,提升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
山洪灾害突发性和破坏力强,如何防患于未然?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带的河北邯郸,河流源短流急,全市山洪灾害防治区面积达2973平方公里。邯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杜满红介绍:“我们全面摸排底数,识别山洪灾害风险点位,完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一旦雨量达到危险值,预警信息会直达基层防汛一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转移群众。”
今年以来,水利部门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排查山洪风险隐患,推进山洪沟防洪治理;加快构建测雨雷达、雨量站、现地监测预警设备组成的山洪灾害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预报预警全覆盖。
防汛有哪些新举措?
加快新技术运用,提升预报预警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