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炒作“养老金”储备不足?AI揭开事实真相

不久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3年养老金收支情况,依旧保持平稳运行。其中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

然而与此同时,关于养老金的讨论热度高居不下,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新说法。社保缴满15年“坐等退休”;“养老储备”不足?又盯上民众的储蓄了?热搜背后是否有鱼龙混杂的情况,这其中又有哪些误区,今天让我们来揭开真相。

关于“养老金储备”的事实

在我们搭建的舆情分析平台上,输入养老金,近三个月全网的讨论数超过八百万。其中出现了一些带有明显负面色彩的内容,包括养老金入不敷出、养老金储备已严重不足等等,这样的信息占比达到了16.8%。

炒作“养老金”储备不足?AI揭开事实真相

养老金储备真的不足吗?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告诉记者,在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中,个人缴纳的部分计入个人账户,而由您所在的单位缴纳的部分,不是储备制度,而是现收现付制、当年收的当年就发放。

我们找到在过去十年里,基本养老金的收支数据,发现只有在2020年,也就是疫情第一年,国家为了减轻企业压力,大幅减少了养老保险的收缴,从而出现过一次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其他每年的结算都是有结余的。即便真的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各级财政部门也会在当年立刻补足缺口。

炒作“养老金”储备不足?AI揭开事实真相

根据专家的观点,我们常说的基本养老金的发放,也就是单位缴纳的部分,甚至并不是储备制度,而是现收现付。

储备的概念从何而来?

记者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网站,输入“养老金储备”,发现出现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对应“个人养老金”的,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存钱,与网络上讨论的基本养老金无关。此外还有部分信息提到了“战略储备”。那是不是这笔钱不够了呢?

对此,专家告诉记者,我国早在2000年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就是这笔战略储备资金。但是这笔钱二十多年了,从来都没有动用过。目前市值已经达到3万亿左右。

AI拆解“养老金储备”误读演变过程

那么养老金储备不足这个说法,究竟为何会讨论热度高居不下呢?

我们重新精确匹配养老金、缺口、储备这些关键词,找到了今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相关新闻的传播情况。消息的最初来源是一家财经媒体发布的短视频,原始观看量就超过了六百万次。

这条视频的内容源自一段采访,采访对象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也就是刚刚提到的“战略储备”资金的负责人,他也仅仅提出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丰富“战略储备”。

炒作“养老金”储备不足?AI揭开事实真相

但是视频的标题,却忽略了战略储备的实际内容,用了“我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在随后的传播中,许多自媒体不断放大这个具有引导性的标题,同时拼接很多当前老龄化形势、养老难度大、劳动力不足等等信息,来试图将“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合理化。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