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美丽“小乡村”旅游“大市场”

原标题:小小乡村的流量“密码”是啥?文化味儿+烟火气

乡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已成长为万亿级收入规模的新兴产业。一起走进广西、江西等地的乡村,看看旅游是如何带动乡村发展的。

美丽“小乡村”

旅游“大市场”

每年5月,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都会举行隆重的“开耕节”,开耕之日,鼓乐齐鸣,耕牛奋蹄,犁铧破土,宛如龙鳞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壮族男女们边唱开田挖地歌,边开始耦耕、牛耕、刨地、除草等十二道农活,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游客们置身在2000多年历史的龙脊梯田,感受这幅生机盎然的立体农耕图景。

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味儿和烟火气,原生态的表演转化为可供游客体验感受的活动,去年一年,龙脊梯田就吸引了400多万人次中外游客前来体验。

同样主打特色文化的乡村还有800多年历史的江西篁岭。作为夏季夜游嘉年华活动的重要内容,村里正在进行板龙灯表演。板龙灯是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非遗文化活动。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灯撑四部分组成,龙身由板桥节节相连而成,龙灯蜿蜒翻腾,十分壮观。

近年来篁岭将乡村活态保护作为发展重点。投资6个多亿,进行古村保护和修复。120栋原址民居改造成精品旅游项目;同时对散落在婺源各地古村落中缺乏保护的40多栋徽派古建筑实施搬迁保护、集中开发运营。

截至2023年底,篁岭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升到56000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提升为18万元以上。

创意下乡扎根旅游

振兴乡村

位于浙江省丽水龙泉市的宝溪乡溪头村,近年来发展了龙窑烧制、研学旅行等业态,让村庄成为主客共享的文旅融合新空间。

就在不久前结束的五一假期,宝溪乡溪头村迎来了客流的小高峰,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青瓷的制作、烧制工艺、体验宋代点茶活动,开启穿越千年的宋代非遗文化之旅。

溪头村有着悠久的青瓷烧制历史,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所产青瓷精美绝伦。用龙窑烧制瓷器是我国江浙等地烧造青瓷的主要形式。宝溪乡溪头村境内拥有古龙窑7座,是现今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大古龙窑群。溪头的龙窑群也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旅游景区。

家乡的发展,也吸引了在外打工的人纷纷回乡创业。祖祖辈辈生活在溪头村的金朝军曾在云南开酒店,2015年,他回村继承父亲留下的古龙窑,传承古法烧制青瓷,并经营民宿。

农文旅融合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1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100家“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探索以文化创意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可行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年均增速超过20%,乡村旅游已成长为万亿级收入规模的新兴产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形成“景区带村”“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帮助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各地涌现出“民俗文化依托型”“生态资源依托型”“乡村民宿带动型”“景区发展带动型”“田园观光依托型”“旅游扶贫成长型”等典型模式。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