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神十四乘组带回“太空植物”生长有何奥秘?(2)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之前在回传图像上,看到一些现象。但是,现在回来以后更加真切地看到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个是根的生长方向,向下也有向上也有,向各个方向的生长,重力定向向下生长的这个在空间就消失了,所以看到茎上面长了很多根,另外在茎的结上面还发出了很多其他的侧枝,这在地面也是没有的,所以看出来水稻形态跟地面有很大的差别。

如何在太空达成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

此前国际上在空间站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没有达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的培养。而我国不仅达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站培养实验,而且还收获了再生稻,稻穗数目也超出了实验团队的预期。这样的成果是如何实现的呢?

这两种实验种子跟随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后,从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到11月25日结束实验,这一项目共在轨开展实验达120天。水稻和拟南芥种子都完成了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升空之后,航天员就把这个实验单元安装到问天舱实验柜的生命生态实验柜里面,生命生态实验柜可以给植物提供光照,保持温度和湿度并进行气体控制。上天之前它是干种子,在空间站中有一部分种子是自动浇水的,一部分是航天员给浇水的。通过浇水,种子发芽、生长,然后再开花、结籽,这两种植物都完成了全生命周期的培育。空间环境对植物来讲是巨大的逆境环境,因为生命都是适应地球重力的,没有重力对植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植物跟人是一样的。我们做了很多次试验,给种子提供合适的水分和营养,在品种上进行一些改造,控制生长环境。例如,选用了对抗微重力比较厉害的、抗逆性和抗缺氧能力比较强的水稻品种。最重要的还是空间站的生命生态实验柜,为这次更新的植物培养技术提供了非常好的培养环境。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