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其在云南河泊所遗址发现汉代建筑遗迹,出土大量封泥、简牍,为寻找西汉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线索,是西汉中央在云南行使治权的有力证据,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滇国相印”封泥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滇池东南岸,东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对河泊所村东地块的发掘的一个重要发现是“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与封泥同出的还有瓦片、陶罐、陶釜以及其他铜质和石质的文物。“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从实物资料上证实了古滇国的存在。标志着汉武帝在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的同时,也设立了“滇相”,建立了一套行政管理体系。
△瓦当
△文字及花纹砖
△道路局部
此外,在上蒜一小及附近相关区域还有封泥、简牍、建筑遗迹、道路等重大发现。2021年、2022年两次发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在内的500多枚封泥。发现带汉字的简牍200多枚,绝大部分还在清理中,已经认出的文字包括“滇池以亭行”“建伶长”“始元四年”等,是反映当时益州郡行政往来和司法制度的物证。
△滇池区域史前聚落考古调查
据考古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介绍,大量简牍的发现,是中国南方继湖南“里耶秦简”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其发现的行政、司法简牍,内容丰富,与已经发现的封泥相互印证,是西汉中央在云南行使治权的有力证据,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增添了重要的实证。
(总台记者 申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