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雄蝶尸体飘落成泥着实可惜,工作人员便带回保护区管理局做成标本,这样可以让更多人欣赏、了解金斑喙凤蝶。由于雄蝶被捕食的位置在树梢,距离工作人员观测点有十多米,难以够到。工作人员想方设法,终于将雄蝶的躯壳取回。“我们检查发现,这只雄蝶的腹部被蟹蛛啃了一个洞,但整体保存完好。”很快,这只雄蝶被制成标本。至此,戴云山保护区管理局成为我省首个同时收藏有雌雄金斑喙凤蝶标本的单位。
寻找蝶卵
开启幼虫观测工作
按照金斑喙凤蝶的生长规律,每年四五月间第一代成蝶过完冬羽化出来,交配产卵后,幼虫生长约一两个月后化蛹。8月正是第二代金斑喙凤蝶羽化、求偶产卵的季节。到9月第二代幼虫陆续孵化成长,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成蛹过冬,直到第二年四五月再次羽化,形成一年两个世代的生活史周期规律。
8—9月份正是最适合观测金斑喙凤蝶卵和幼虫的季节。一枚金斑喙凤蝶卵大约只有2毫米左右,要在山林里找到它们,无疑是大海捞针。不过,金斑喙凤蝶有着专属寄主植物,它们的卵只产在这类植物的叶片上。在保护区的繁殖栖息地,工作人员至少发现两种金斑喙凤蝶赖以延续的寄主植物:乳源木莲与深山含笑。这也给工作人员寻找蝶卵指明了方向。
工作人员上树寻找蝶卵
“我们到山谷寻找寄主植物,再爬树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寻找。”工作人员坦言,寻找金斑喙凤蝶的卵难度非常大,因为它会将卵产在叶片上,但每一片叶只产一枚卵,两枚卵的间距大多超过2米。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当大家找得失去信心时,一枚如同袖珍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白色小卵出现在一片树叶上。“经过专家鉴定,确认这枚就是金斑喙凤蝶的卵。”随后,工作人员在这株寄主植物上找到了另外几枚蝶卵,并开启幼虫观测工作。
金斑喙凤蝶卵
“自从发现金斑喙凤蝶后,我们对它们的栖息地加强了巡逻管护,使其不受干扰破坏。”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文周介绍,他们将持续开展调查监测和专项研究,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向世人揭开“蝶中皇后”的神秘面纱。
蝶类专家介绍,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团队此次的发现,进一步掌握了金斑喙凤蝶的生态习性,了解该物种在种群繁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对保护区未来进行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