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人觉得,一个词条而已,表达随意些罢了,没必要小题大做。但网络空间的发言从来不是没有边界的。在急如星火的救灾面前,这种轻佻忸怩的词条、这些“隔岸观火”的表达,很容易自带节奏,与灾害本身形成疏离感,自成一套表达范式,从而消解救灾减灾的社会氛围。
这种动辄拿灾害开玩笑的做法,其实是一种低幼化的表达,拉低了公共灾害事件的严肃性。需要明确的是,就灾害事件本身而言,每个人都理应拿出严肃的态度,学会“好好说话”。语言上的轻佻,反映的恰恰是社会思考能力的退化。
而且,这类表达因为往往带着一种不温不火的面孔,并无激烈的违法行径,更容易潜滋暗长,成为一种风气,无形中带偏公众认知。
所以,面对灾害事件,每个人固然可以表达不同观点,但都应契合事件本质。高温干旱、山火四起,这是危及川渝群众生命安全的严肃事件,不应当被娱乐化看待。不轻浮的做标签化表达,尤其不对灾害事件任意调侃以供谈资,是网络时代应有的理性和表达素养。
未身处其中,我们或许无法体会因限电带来的诸多生活不便;无法体会辛苦忙活几个月,庄稼却可能因干旱无所收获的心情。当此之时,对这场灾害多一些同理心,多传递善意和关怀,才能提振信心,凝聚救援力量,助力灾区群众减少损失,尽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