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18名中国航天员在沙漠开展“荒野求生”!

原标题:真实版“荒野求生”!18名中国航天员正在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

6月16日,我国第三批18名航天员赴巴丹吉林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继2018年我国首次在着陆场区沙漠地域组织航天员野外生存训练之后,中国航天员再赴大漠,开启为期10天的真实版“荒野求生”。

     

航天员赴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资料图)

在被誉为“沙漠珠穆朗玛峰”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身穿舱内航天服的航天员以3人乘组形式,需在48小时内模拟经历从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自主出舱、报告着陆位置、等待救援并利用现有物资进行自救,直到被成功搜救的全过程。

这次训练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着陆沙漠地域的特殊情况,旨在进一步提升航天员野外救生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凝聚力。航天员为何要开展这项训练,他们需要完成哪些课目,又需要克服什么样的困难?

为何要开展野外生存训练?

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性的事业,从发射到返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想象一下,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若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返回,有可能无法精准降落到原定的着陆地点,而是飘落至事先难以预料的地点。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航天员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生存下来。因此,牢牢掌握野外生存技能成为航天员训练中的一项必修课。

     

航天员走出返回舱模拟器开始野外生存训练(资料图)

从出舱后脱下厚重的航天服开始,航天员便开始了“孤军作战”。沙漠野外生存是航天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救生技能。他们在野外可能会遇到种种意外情况,如遇到骨折、皮裂、烧伤、冻伤等情况发生时,需紧急进行自救,若通讯设备失灵还需点燃篝火与外界取得联系,甚至还会有面临与毒蛇、猛兽进行搏斗的可能性。此外,食物补充、饮用水获取也是野外生存的必备本领。

野外生存训练要完成哪些科目?

此次训练中,10名航天员分为多组多批次,模拟了沙漠野外生存训练的全过程,开展远距离求救联络及野外生存掩体搭建、野外生存及近距离求救联络、沙漠野外行进等科目。

      

航天员发射信号弹进行远距离求救联络(资料图)

     

航天员利用现有物资进行远距离求救联络(资料图)

         

航天员利用降落伞搭建掩体(资料图)

沙漠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航天员首先要使用救生电台、卫星定位仪、卫星电话等进行初期的求救联络,然后察看四周地形,利用自然条件、所带装备和返回舱、降落伞等搭建遮阳、保温的掩体,在沙漠里生起篝火、烧水、烹煮食物。

       

航天员出舱后使用卫星电话进行求救联络(资料图)

之后,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地进行近距离求救联络,根据指北针、卫星定位仪显示方位,确定转移与行走的路线和方向。在制作好简易路线图、背包和拐杖后,众人配带防风尘太阳镜、救生电台、卫星定位仪等设备以及自卫工具,按照预先确定好的路线行走,到达预定地点。

         

航天员相互扶持在沙漠中行进(资料图)

       

航天员在沙漠中燃起篝火(资料图)

在训练中,部分航天员利用降落伞的引导伞改装成轻便的小红帽,既遮阴又挡风沙。他们用干枯的骆驼刺作为柴火,用放大镜聚光取火,燃起篝火。夜幕降临,航天员们也会苦中作乐。他们坐在篝火边规划日程,交流自己的飞行经历、训练趣事。

野外生存训练难在哪?

沙漠救生训练的难点不仅在于沙漠的自然环境严酷艰苦,更在于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和航天员现有的水、食物及其他物资相当有限。由于每人只配发5公斤饮用水,航天员甚至不敢大口喝水,必须精打细算。为了轻装上路,他们还要在保证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对携带的物资作合理取舍。

         

航天员改装降落伞的引导伞来遮阴挡风沙(资料图)

此外,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航天员需克服大风扬沙、烈日高温、降雨降温等恶劣气象条件的考验,真实体验沙漠的自然环境,同时进一步验证救生物品配置的合理性,为后续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航天员利用烟雾弹进行远距离求救联络(资料图)

此前,航天员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东北地区开展了海上救生和丛林救生训练。尽管航天员着陆荒野、海上、沙漠的应急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但掌握这些荒野求生的“独门绝技”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环境下的救生能力和在应急环境中生存的心理素质,做到有备无患。

巴丹吉林沙漠中

航天员版“荒野求生”正在开展

预祝此次训练取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推荐阅读

军事

  • 滞留美宇航员再发声 想回家但任务未完

  • 波音将向特朗普就职典礼捐款 延续跨党派传统

  • 马斯克谈削减2万亿支出目标 目标或难实现

  • 直击CES:中美博弈,韩国吃饱 韩国企业异军突起

  • 围堵中国芯片?中国的反制开始生效,美国被“卡脖子”了 电池技术成关键

  • 终于明白伊朗为何不用中国武器了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