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学者发现嫦娥五号月壤可催化生产氧气和燃料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土特产”又有新发现。近日,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研究0.2克月壤样本,发现其中一些成分可作为催化剂,在太阳光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提出,未来可以利用月球自身资源建设月球基地,支持深空探测、研究和旅行。

这项研究由南京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焦耳》上。

这是存放在南京大学月球样品实验室的嫦娥五号月壤样本。新华社记者陈席元摄

据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大学教授姚颖方介绍,2021年以来,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研究团队成员,南京大学团队对1克月壤开展了研究。此次研究人员采用机器学习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其中0.2克样本的结构组成。

在南京大学月球样品实验室,记者见到了存放月壤样本的“手套箱”。这台机器的内部环境与外界隔绝,研究人员需要将双手伸入手套筒内方能操作。姚颖方告诉记者,“手套箱”通过不断向内部注入氮气,将氧气和水分的含量控制在极低水平,并保证内部气压高于外部,以防止月壤样本受到污染。

这是南京大学月球样品实验室的“手套箱”,用于保存嫦娥五号月壤样本。新华社记者陈席元摄

“在本研究中,我们从材料学角度,对月壤进行详细的矿物分析,发现了24种主要矿物。”姚颖方表示,“嫦娥五号月壤样本主要来自月球表面的玄武岩,富含铁、钛等元素,而这些是人工光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成分。”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