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诸如此类在弥合分歧中曲折发展、在斗争中波浪式前进的案例还有不少。
由此,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总统时“只谈哲学”,那是提示中美双方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正确把握两国关系。
温故而知新。从中也可以悟出,当前和今后中美关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我们都不应该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失去信心。
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
(二)
中美远隔千山万水,但距离从来没有成为两国人民的心理阻隔。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在繁忙的行程中,他专门安排时间看望艾奥瓦州的老朋友,与布兰斯塔德州长夫妇、雷诺兹副州长夫妇、马斯卡廷市市长兰蒂夫妇等,以及27年前访美时曾接待过他的房东德沃切克夫妇,宾主相谈甚欢。
座中几位都是这位中国贵客最早结识的美国朋友,习近平重情重义、不忘故友,让他们备受感动。几十年间,美国人民对中国朋友一如既往的真诚、友善、情谊,给习近平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这次访问,也成为中美关系史册上一个温馨感人的篇章。
2019年春暖花开的季节,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40多名学生,用中文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表达对这位东方大国领袖的好奇和问候。习近平主席愉快地给同学们写了回信,邀请他们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贡献。这个故事也反映了美国年轻一代对中国的关注和喜爱。
2019年春节前夕,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表达对习近平主席的新春祝福,表示自己热爱中国、看好中国,并随信寄去了自己的新著《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习近平主席很快给潘维廉教授写了回信,赞许鼓励之情溢于言表,并巧妙地用福建地名祝福他:全家“福安”、一生“长乐”。潘维廉教授是美国人,在厦门工作生活了30多年,在各种场合从不讳言对中国的深深喜爱,他也成为深受网友喜爱的网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