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立,是指无论你自己本身的政治信念是什么,公务员都必须对在任的行政长官和政府完全忠诚,竭尽所能地履行职务,不受他自己本身的政治信念所支配或影响。由此可见,效忠政府,是政治中立的一大前提,亦是基本要求。
然而,过去社会上对公务员“政治中立”的概念有些误解。最常见的就是有些人会认为,所谓政治中立,就是公务员在政治议题上既不帮政府,也不反政府,就是不沾边。而且他们无限放大所谓“公务员同样享有公民权利”,例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但却忽视了作为公务员,同样要严格遵守公务员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效忠特区政府的公务员,同时也要深入认识国家的宪法,了解国情和国家的发展情况,确保他们所执行的决策能够和国家的规划同步,令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参与国家的建设,特区公务员也能同时实现更大的发展,在更广阔的层面体现政治忠诚。
内地对公务员的政治要求是要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习主席多次强调,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个人素质体系里面的核心要素,其中就包括政治忠诚、政治担当等各方面的指标。
我们看回香港,去年香港国安法实施,今年是完善选举制度和落实爱国者治港,当中其实就包括公务员的政治忠诚。我们在上述三方面的政策措施,三位一体,香港国安法是作为法律基础,完善选举制度则是在制度运作方面做好工作,现在我们还要在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方面着手,做到标本同治,为香港良政善治、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一国两制”方针方能行稳致远。
观察者网:香港海关学院已经增设了国安课程,今年10月的结业会操上,见习督察和关员们也以全中式步操亮相。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海关对于职员的国安培训,以及如何帮助他们了解国情?
何珮珊: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我们已经加强了海关内部有关国家安全的培训,提高海关人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让他们在日常执法和工作中自觉体现。
事实上,我们从招聘遴选做起,在进行人员招聘的时候,除了考核他们的个人才能、体能和知识外,也高度注重其品格操守,确保其拥护基本法,并且真诚效忠香港特区。在入职受训的时候,所有督察级和关员级的人员,都要系统地去接受香港国安法教育,让他们对香港国安法的背景、目的、原则以及海关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责任和角色上有正确的认识。
2021年10月,香港海关以全中式步操举行结业会操图源:香港海关
除了入职时的培训之外,我们也为在职人员提供国家安全课程,包括网上课程,我们也设立了巩固维护国家安全和反恐意识的一系列反恐演习。
我非常希望香港能和内地尽快通关,一方面可促进两地的经济民生发展,同时可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脚步。此外,我们亦可重启海关人员前往内地考察,接受国情培训,让我们的海关人员能够亲眼看到国家发展的速度有多快,也可以亲身感受到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我认为,要认识自已的国家,必须由历史和文化开始。
香港海关无论在遴选、委任、入职培训或是在职的每一个阶段,都高度重视人员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以及维护国家安全这些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致力确保全体人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
观察者网:随着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三地人员、货物等方面的流动也势必会愈发频繁,如何在保障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推动通关便利?在帮助香港融入大湾区方面,香港海关有何改革或设想?
何珮珊: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人员、物流通关便利方面,目前香港海关主要是在口岸发展“智能海关”,广泛使用人工智能、云端计算、大数据、电脑扫描系统等软硬件设备和技术。除了这些技术上的提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手段,在一些业务管理流程上,我们要作出一些比较创新大胆的改革,才能真正推动通关便利。
例如在大湾区,很多地方的海产都比较丰富,这也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可以让这些海产由大湾区输出到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而现在内地经济非常发达,民众对外地的高端鲜活产品的需求也很旺盛。
就这些外输和内需的情况,我们和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内地海关以及业界都在思考,能否在业务管理流程方面做些什么。例如国外的鲜活产品,经由空运来到香港,从飞机卸下后怎么能够尽快送到内地民众的手中。因为鲜活产品一般对湿度和温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较严格,而我们在查点货物时,其实都会影响到温控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损耗或变质。
香港机场距离港珠澳大桥很近,港珠澳大桥是外联内通的一个中间桥梁,我们正考虑能否简化由外地运至香港的鲜活产品的清关流程,或者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协助监察货物的流向,让这些鲜活产品可以在第一时间送到内地民众手中,这也是出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
我们很想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利用好香港机场和港珠澳大桥。各方的相关部门,在不影响到检疫要求的前提下,能否采取一些简化清关程序的方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目前,我们正努力和相关部门展开研究。
港珠澳大桥图源:IC Photo
观察者网:刚才您提到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资料显示,您2019年升任副关长时,致力提升执法成效、完善陆路口岸功能及推动“智能海关”等工作,能否介绍一下香港海关的进展?
何珮珊:我们正根据“智慧海关”蓝图,善用及把握创新科技,全面推动数码转型,让香港海关可以跃升成为一个以数据驱动的机构。我们将分阶段推进一系列策略性资讯科技项目,希望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是要强化我们的资讯科技基础设施,通过构建一个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提升部门数据分析能力。你也知道,海关的日常工作就是要收集大量数据,但要如何好好运用这些数据,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平台。
第二,我们将建设一些崭新的业务运营系统,例如边界管理、罪案分析或是风险评估,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其他创新科技,提升我们的执法成效。第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和企业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的数码化,去提升我们的行政效能和支持各个决策的制定。
例如在查验设备方面,我们会在口岸引进一些电脑断层扫描系统,再加上人工智能侦测系统,能够让货物和行李照X光机的时候,能够提供更丰富、立体的细节,让我们能360度看到这些物品,让前线同事知道它们在哪些位置比较可疑,当他们打开这件物品进行查验的时候,能够更精准有效。
在货物大数据分析平台方面,大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侦测一些不平常的走向,这些不平常的走向可能会体现一些走私趋势。假设某个南美国家是可卡因的出产地,如果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某一种南美水果通常只会在某一个月份进口到香港,但却突然在另一个月份来到香港,这是否是一个不正常的走向呢?而这些不正常的走向正是我们在前线负责拣选货物做查验时,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在行政和企业资源管理方面,香港海关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公众查询,内容大同小异,但由于数量实在太大,其实会花费我们不少人手去解答这些公众查询。因此我们现在考虑能否使用一些线上聊天机器人,拥有两文三语(即中英文和普通话、广东话、英语)的能力,可以24小时运作,背后支持的资料库也经常更新,这样就能在海关办公时间以外,也能向市民、旅客或是进出口商提供更准确、及时的信息,提升我们的服务。
观察者网: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应用技术为基础,“智能海关”也是内地海关的发力点,在这方面香港与内地有无交流?
何珮珊:当然是有的,因为内地海关在这方面非常先进,而且是一想到就能做到,速度很快。当然,双方的管理模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觉得大家要发展“智慧海关”的目标还是很相近的,也各有特色。
我刚才也提到,希望可以尽快通关,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亲自去内地考察,即使在疫情之下,内地海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依然是提升了很多,我希望有机会可以与他们进一步面对面交流。
香港特区政府近日推出港康码图源:香港特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