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被曝推送未成年身体隐私,小红书道歉了(3)

记者查询发现,“小红书”App在其官网上表示用户数超过了3亿人。在记者持续两个多月的浏览中,发现该平台存在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留言审核不严的乱象。平台究竟如何对短视频进行管理,青少年是怎么进入平台后发布视频的呢?

有家长表示,在对约100个包含未成年人视频的账户进行浏览梳理后发现,“早熟”“交友”等不适合未成年人年龄段的内容平台的内容出现在“小红书”App中,对平台的审核提出了质疑。

四川成都小学生家长:我觉得这个App应该首先要审核一下这种未成年的视频是否适合发出来,发出来之后下面有很多不堪入目的留言,孩子会不会分享他的位置,让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

记者将一些出现在“小红书”平台上的未成年人短视频问题向“小红书”App进行了举报并了解相关情况。

记者:我看平台给我推送了很多未成年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工作人员:您这边注册的时候会让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些类别,您选择了会根据您选择的去进行推荐。如果您没有选择的话,系统会随机推荐。

记者:比如说有一些成年人的短视频,就穿着也比较暴露的一些女孩,还有一些秀内衣内裤的,都混在一起。

工作人员:确实抱歉了,如果说有相关内容的话,可能这边是没有监管到。如果看到的话,建议您可以去举报。

记者:我举报了以后你们才能处理是吧?

工作人员:因为有一些同一时间发布的这些“笔记”会比较多,我们这边很多都是系统去进行审核的,有些可能是没有审核到。

“小红书”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短视频数量多,造成了审核的漏洞。而记者发现,在“小红书”App的用户协议中特别指出“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个人信息保护”,但在其《儿童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协议中却注明,“监护人在使用社区、晒单及其他信息发布功能时,如主动向我们提供儿童青少年的个人信息,即表示已经同意我们收集和按照本政策的内容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有法律学者表示,如此的用户协议意味着,平台对短视频中出现未成年人的内容默认为有监护人监护,一经发布则意味着监护人同意。而记者在对“小红书”平台的工作人员进一步采访中得到回复却是“短视频平台面向未成年人开放注册,并不需要实名注册”。

“小红书”App工作人员:我们现在平台注册对未成年人没有要求。目前因为没有实名认证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有手机号、QQ、微信这些都是可以注册的。

一边是未成年人自己可以注册使用拍摄并发布短视频,另一边在用户协议中却又说明,视频默认是在监护人监护下发布。法律学者指出,如此的做法,平台涉嫌将责任推卸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造成了目前内容审核出现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因为小朋友对自己的一些私密信息没有办法来判断,作为未成年人来讲,身心可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可能不太了解发出这个视频之后的影响到底会怎么样。但是对于平台来讲,对未成年人账号一定要额外地监管,没有监管随便发布任何内容,有可能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

除了存在未成年人隐私被泄露的问题,记者还发现一些小学生也成为“小红书”平台入驻商家的“带货主播”。在该平台一个名为“酥一一”的用户中,一名身穿某小学校服的女生面对镜头,介绍一款内衣的使用感受。

记者查询发现,这个名为“酥一一”的短视频用户为一个内衣品牌。在该App中,“酥一一”发布了37条短视频,其中6条视频中含有未成年人,内容大都是介绍内衣的穿着体验。而在一个短视频账号中,也出现了多张未成年人穿着内衣展示的图片,同时还附上了网购商品的名称和截图。有网友留言表示,账号“为卖衣服,也不该把别人的娃发到网上”。

短视频平台应严格履行法律规定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人,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法律学者指出,在短视频受众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网络平台应该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和信息加强管理,发现违法信息或者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等。而对于短视频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注册的渠道,法律学者表示,平台应当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涉及未成年人内容的短视频进行专门分类管理,不能放任其账号与成年人账号混杂在一起,更不应该主动推荐给陌生用户。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四新:我们有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就是必须确保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还有他(她)因为线上而产生的线下行为的安全,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不管是什么方面的误导性的信息,或者说诱导青少年采取不正当行为,这些平台都有责任去避免,也都有责任去做积极的防范措施。如果平台没有做好防范措施,或者说没有能力去做好,我们的处罚就要及时地跟上去。

而对于实名注册的问题,自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涉及互联网社区的管理规范相继出台,明确了在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跟帖评论服务、群组信息服务以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中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法律学者指出,网络平台忽视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未成年人权益受损,也必将受到法律问责。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