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省长特首双挂帅,“一国两制”新实践启动(3)

“香港要习惯用平等、尊重的心态参与前海创新开发”

《前海方案》出炉后,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响应。香港特首林郑月娥9月7日指出,前海深港合作区扩大7至8倍,令香港的腹地更大,一定会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多机遇,也会为香港经济提供更大动力,特区政府必定会积极、主动、进取参与前海建设方案。

不过,有《横琴方案》在前,舆论难免进行一番对比。一些港媒注意到,《横琴方案》允许“粤澳共管”,而《前海方案》则明确广东省和深圳市对前海“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还有声音认为,前海发展会对香港“构成挑战”,前海未来的产业可能会和香港原有的产业产生竞争关系,甚至导致香港人才流失。

丛亮对此指出,前海扩区有利于为香港创造更多的机遇。大量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前海进入内地市场,然而受到区域范围的限制,这些企业的发展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扩区之后,前海合作区可供产业发展的用地将大幅增加,能够更好地发挥香港优势,提升深港合作能级,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以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田飞龙认为,挑战肯定有,但香港也要习惯于用更加平等、合作以及尊重内地的心态来参与前海的创新开发,“香港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强大、且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发展能力的合作者——深圳。所以两强合作,香港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大蛋糕,而不是带着‘傲娇’或是俯视的心态。”

“国家在‘一国两制’融合发展上,在横琴做先行探索,将来前海也有可能引入横琴经验。要把大湾区跟国家高水平改革开放看作是一盘棋,每一个具体的改革方案都会承载着这个地区所擅长的领域,比如(在前海)把现代服务业整体做大做强,这(领域)是远远超过横琴的,还有围绕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一些制度和法制的创新,深港合作的空间是非常大的。”田飞龙说。

谈及未来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田飞龙表示:“在一个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竞争格局之下,我们大湾区里的每一个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广州,都要卸下包袱、重新出发,对标国家战略和发展框架,在促进地方转型发展的同时,增加国家整体竞争力。只有站在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全局高度,港澳才能在发展思维、政府管制哲学以及产业战略视野上,跟上国家的节奏。”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