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文宏:抗击新冠是持久战,打疫苗去,否则真要吃亏
在广州成为中国疫情焦点之际,观察者网日前独家专访了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全城核酸检测、部分区域封闭管理、非必要不离穗,已经持续半个月的广州疫情迎来决战时刻。6月6日,疫情大考遇上高考,超5.4万名广州考生顺利走进考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广州此次的疫情?怎样应对此轮疫情中首次出现在印度的变异毒株?人类和新冠病毒未来到底会是什么关系?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应该怎样举办?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打开国门,甚至到世界各地走走?打了疫苗能管多久,我什么时候需要再次接种?......
面对疫情,我们仍有无数的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观察者网特意走进华山医院,找到了张文宏教授。在一个多小时紧凑、高效的访谈中,张文宏教授从科学的角度一一给出了答案。
“不要觉得广州的疫情是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张文宏告诉观察者网,今天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疫情,明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我们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广州的疫情。
“接种疫苗才是我们的正确打法。太多争论无益,尽快去打疫苗,否则真的会吃亏,因为不是你今天打了疫苗,明天就能起效,”张文宏说,新冠病毒的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未来我们得和它打场“持久战”。
至于什么时候打开国门,“这取决于我们国家的免疫屏障建立到什么程度。将来国门打开一定是个逐渐的过程,那时候大家得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自己周围有病例,只要这些病例的数量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就没问题。”
张文宏预测,明年春天,我们或许就可以背起行囊,去疫情控制的好的国家或地区走走。“但前提是你自己接种过疫苗,然后去那些疫苗接种的非常好的国家走走。”
张文宏正在接受观察者网独家专访图源:观察者网
“今天在广州发生的疫情,明天可能就发生在你的城市”
在6月7日上午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通报,5月21日至6月5日24时,本轮疫情全市累计报告98例境内感染者。
广州这次疫情发生的比较迅猛,但张文宏表示,“从性质上看,它和前面几次我国其他城市的散发疫情非常接近,都是通过人或物的输入让海外的疫情波及到了中国。”
他呼吁大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今天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疫情,明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
各地的疫情通过分析,最终可能都会找到被病毒突破的原因。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被某个城市被病毒突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只要我们跟国外有广泛的交流,无论是货的交流还是人的交流,这种突破就有可能会发生。”
张文宏解释道,在国际大疫情背景下,我们的防控网编织的再密,也终归会有发生疏漏的风险。大家经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只要是人在做事,就一定会在你注意不到的地方出现一些漏洞。
此前,一些新冠感染者在集中隔离14天之后确诊,或者检测出阳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些地区采取了“14+7”的隔离政策,后来又有“14+7+7”的政策出现。
“现在,病毒的表现也一直在变,有些病毒低水平的携带时间有可能会延长。所以,只要输入的人数足够多,那么出隔离点的时候总归有些‘漏网之鱼’,有可能检测不到个别低水平病毒复制的病例。”
他坦言,“当我们的防控体量足够大时,由于采样、检测等各种各种的原因,出现一例或者两例漏检,出现一个假阴性或者复阳,出现一些在隔离点隔离不到位的情况,这些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存在这种风险。与境外交流量比较大的城市,像上海、广州等,这种风险会更高一些。”
当然,除了人之外,从国外输入的货物也可能携带病毒,然后传播给人。“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不过,张文宏同时指出,“找到这些‘点’并不意味着之后我们就可以完全避免被突破,还是有可能发生。因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做不到绝对的隔离。如果要做到绝对隔离,我们就不能跟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来往,不允许国家之间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这明显是做不到的。”
所以,他呼吁大家,不要觉得广州疫情是个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相反,我们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一种更加谨慎的平常心来看待这次疫情。
“中国以前的几次疫情怎么防控,这次自然怎么去防控,以前怎么取得成功,这次照样也会取得成功。广州整体上的医疗资源非常充沛,我们对疫情防控成功是有非常大的信心的。”
此前,中国的六安、鲅鱼圈、石家庄、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曾发生过散发疫情,而每次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
对此,张文宏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疫情蔓延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我们国家应对输入性疫情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现在,各个省份、各个城市都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出意外,广州这次的疫情会给全国带来很多宝贵的教训、经验,以及新的想法。我们要善于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不断学会怎么跟病毒作斗争。”
“不是你今天打了疫苗,明天就能起效”
作为专家,张文宏长期从事感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
他说:“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是一定会发生变异的。比如说,如果疫情不能有效得到控制,病毒的传播速度势必会逐渐加快,直至自然感染中逐渐建立的群体免疫与病毒感染达成平衡,但是人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病毒在传播中不断出现变异是常态,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具备防控变异病毒的能力,”张文宏以这次广东疫情为例解释道,最近广东省的确诊数基本上每天都是10例以下。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防控已经起效果了,我们已经非常有效的把病毒传播的R0值控制到很低。经过几个潜伏期之后,病毒自然就被防控住了。
R0值为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意味着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值。R0值越大代表着传染病越难控制。
“如果广东的确诊人数第一天是10例,第二天20例,第三天30例,甚至60例、100例,这样的数据就代表着防控没有起到有效的阻断效果。”张文宏说。
针对大家所担心的变异毒株,他指出了这些变异病毒株的几个特点:首先是传播速度比较快,再是病情比较重,还有就是可能引起疫苗的逃逸。
他说:“关于这些,全球科学家在世卫组织的学术平台上进行了讨论,并把这些毒株分成两类:值得关注的新冠突变病毒株(VOC)和待观察突变株(VOI)。”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截至5月31日,世卫组织公布了10种值得关注的新冠突变病毒株(VOC)和待观察突变株(VOI)。世卫组织将使用希腊字母alpha、beta、gamma等来标识这些重要的新冠突变病毒株。
值得关注的新冠突变病毒株(VOC)图源:世卫组织官网
待观察突变株(VOI)图源:世卫组织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