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国际记者联盟报告:中国在全球媒体的形象提升

原标题:国际记者联盟报告:疫情以来,中国在全球媒体的形象提升

【文/观察者网郭涵】当地时间12日,西方最大的记者组织、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IFJ)发布最新年度报告,认为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全球媒体上的形象提升,中国对全球叙事的影响越来越大。

尽管依然对中国及中国媒体抱有偏见,但报告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抗疫表现与对外援助为自身树立了一个“可靠伙伴”的形象。

国际记者联盟报告:中国在全球媒体的形象提升

这份报告以“新冠故事:摘下中国全球战略的面纱”为标题,采访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54个新闻记者公会。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安东尼·贝朗格形容,报告揭示中国“在信息战中的力量日渐壮大”。

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该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自疫情暴发以来变得总体上更为正面;只有24%认为相关报道更负面,余下20%认为本国的对华报道基调没有改变。一年来,关于中国的报道在76%的受访国家与地区的新闻舆论场明显存在。按1分到10分来评估对华报道朝消极与积极变化的程度,受访者给出5.38的平均分。欧洲地区是中国形象变化最为积极的地方,得6.3分;北美地区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变化更明显,跌至3.5分。

国际记者联盟报告:中国在全球媒体的形象提升

调查显示,疫情以来,56%的受访国家与地区对华报道被认为更加正面 报告截图

报告称,中国在疫情期间大规模开展对外医疗援助,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可靠合作伙伴”(reliable partner)的形象。“在部分国家,中国被视为最准确的新冠信息来源,这也表明中国对全球叙事的影响越来越大。”调研结果显示,接受中国捐赠新冠疫苗的国家,与中国相关的正面报道相对更多。

在接受中国抗疫援助的国家中,63%受访者认为本国媒体关于中国的主流叙事是“中国帮助了其他国家”;没有得到帮助的国家中,60%的受访者则认为本国媒体关于中国的主流叙事为“中国掩盖疫情导致全球疫情暴发”。

截至4月底,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抗疫物资援助,正向80多个国家提供急需的疫苗。相比口惠而实不至的西方国家,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及时伸出援手。

国际记者联盟报告:中国在全球媒体的形象提升

今年2月,中国援助非洲国家首批新冠疫苗运抵赤道几内亚 图自:新华网

然而在西方媒体与观察人士眼中,中国所遭受的抹黑不值一提,受援助国给予中国的鲜花与掌声,却令他们坐立难安、心态复杂。与许多带有偏见的外媒一样,这篇报告依然傲慢地指责中国搞“疫苗外交”、“大外宣”,目的是扩大全球影响力,并提醒西方民主国家的媒体机构“不得不防”。

报告作者之一、曾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驻华记者,现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讲师的林慕莲(Louisa Lim)对德媒表示,她认为中国有一个“深思熟虑”的全球大外宣战略,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建立中国政府在全球的话语权。“中国过去一年来,大量使用自2009年来在全球建立的媒体宣传渠道。中国政府的立场也从被动的防卫,转换成主动积极地散播有利于中国的故事。”

林慕莲还“担心”许多民主国家的新闻机构自身“充满经济脆弱性”,无法派记者去中国,必须依靠来自中国官方媒体的内容,因为它们往往是唯一免费的。她振振有词地提醒这些媒体机构,“中国所提供的免费内容不一定真的免费”。

这份报告发布前,就已经吸引了美国老牌自由派媒体《纽约时报》的关注。后者在5月9日评论称,中国在疫情暴发后正“讲述自己的故事”,试图打造出一套能够抗衡BBC及CNN等英美主流媒体的方案,并认为这是“全球权力正在转移的证据”。

对此,文章引用林慕莲的话说,“美国人非常狭隘,总认为一些都与美国有关”。“美国人和西方世界往往不会关注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他们总是认为,那些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适用于所有地方。”

对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11日回应称,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和多元的,在媒体领域,不应只有CNN和BBC,各国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面对针对中国的肆意抹黑攻击和谣言谎言,中国当然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华春莹强调,作为拥有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近五分之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当然应该、也值得在国际舆论格局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