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名录》的调整,一升、一降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张正旺说,《名录》的调整主要依据濒危性、珍贵性、相似性、预防性、兼容性和关注度等六个方面的原则,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动物的升级或者降级往往都是同时满足若干个原则。他解释:“濒危性原则,首先要考虑濒危状况的一些风险;珍贵性原则,它在生态系统以及科研文化和社会中的价值;预防性原则,尽管它有一定的规模,但因为过度利用,导致种群下降非常快;相似性原则是为了执法方便,因为有些物种只有专业人员能够分出来,一些公安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分不出来,我们把这一类列入《名录》;关注性原则,是指社会广泛关注的、需要进行保护的物种,我们将其列入《名录》。”
蒋志刚介绍,《名录》调整既要合乎目前保护形势,又要对野生动物物种生存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用科学数据来支撑保护级别的调整,甚至有些时候还不得不考虑实际。他说:“我们还参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该名录是环保部与中国科学院2015年发布的。其对于某物种是不是濒危、有灭绝的风险还是很安全等,有一个测量的客观标准。”
此次《名录》的调整是我国32年来的首次大调整。专家学者究竟为《名录》的调整进行了怎样的论证和研究?从《名录》到“保护”还有哪些路要走?
经国务院批准,原林业部、农业部于1989年1月14日首次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但发布至今32年,除于2003年和2020年分别将麝类、穿山甲所有种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外,没有进行系统更新。张正旺教授表示,在这期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关部门组织各领域专家组进行过多次研讨。
原标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拟调整范围大大增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拟调整,受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大大增加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绿色家园)施行30余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这是该《名录》自1989年发布以来,首次进行系统更新调整
》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截至2020年11月19日。 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在此次修法中被高度重视,草案新增多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报告相关规定,明确要防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传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