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成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格外亮眼的成绩单。2020年,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一年。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逆全球化升级,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冲击。
一方面疫情凶猛,另一方面经济要发展。
面对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过去这一年,中国交上了一份极为出色的答卷。
2020年,中国经济面临一场空前的考验。面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重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这一年,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从今天发布的数据来看,经济运行可以说是持续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总体上主要的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都好于预期,这些成绩显示出了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初步核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一季度是-6.8%,是自打有季度国民经济核算以来的最低点,二季度止跌回升,三季度开始恢复性持续增长,第四季度6.5%,6.5%这个水平已经是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比2019年四季度水平还要略高一点。
当前,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全球经济仍然深陷衰退,中国经济能够率先企稳、反弹,背后有强大的政策支撑。
2020年,面对疫情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果断行动阻断疫情蔓延,为经济复苏赢得宝贵时间。与此同时,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一揽子对冲政策稳定经济基本盘。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直达基层。
那么,这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部署,成效如何呢?从需求端来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都受到严重冲击。这其中,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2020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4%。
随着国家一系列超常规稳外贸政策措施出台,外贸企业积极转型、创新,从2020年6月份起中国外贸逆势而上,连续7个月正增长,最终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疫物资的快速增长,比如说口罩;另外一方面是‘宅经济’,这个上扬一方面显示了疫情和复工复产在制度上的显著优势,另外一方面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
“三驾马车”中,消费曾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这一次,消费受疫情的冲击最大。202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经济复苏,一系列促进消费、稳岗就业等政策相继落地,消费持续回暖。虽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但是三、四季度已经转正,特别是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到了4.6%,这个速度已经开始接近前几年的正常水平。
2020年,投资也呈现先抑后扬,不断回升态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投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这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都高于20%。随着经济恢复,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也由负转正。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去年一年,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长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在新开工项目上非常清晰,去年一年全国新开工投资项目27万亿元,其中500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超过三分之一,投资在去年战胜疫情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生产端来看,2020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服务业逐步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这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445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6个月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民生角度来看,从“六稳”到“六保”,为民造福的民生主线始终贯穿经济工作部署中,这其中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我国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一系列保市场主体的助企纾困政策也为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从年初6.2%的高位持续回落。
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5%,比原定3.5%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低了一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这一年,我国决战脱贫攻坚也取得决定性胜利。历经8年,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经济2020年第四季度,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是6.5%,工业的增长速度,投资的增长速度,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四季度各项指标都基本上达到了疫前的常态,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指标,搞好今年经济工作还是具备诸多的基础性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其原因来自于:第一,中国政策的持续精准出台;第二,中国经济内生的动能、复苏的动能已经全面显现;第三,世界在疫苗研制成功之后,大概率要步入到稳定复苏的路径之中;第四,今年是‘十四五’战略推出之年,新战略将会产生新的动能和推动力。这几个方面,决定了中国经济在2021持续向好。
2020年的成绩单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得益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报告,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攀升至7.9%。我们对经济的持续恢复增长有信心有底气,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今年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也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精准决策,以便为“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