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为了促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0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多策并举,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我国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将以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通过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在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领域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重点工程,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安蓓)记者1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国将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王浩)中国和缅甸等湄公河五国30日在北京共同启动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网站,进一步加强六国在水资源数据、信息、知识、经验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
“背靠岵山,面朝丹江,村里路、电、通信样样不通,全村69户328人被‘堵’在水库边,人均6分薄田填不饱肚子。”谈起过去,紧邻丹江口水库的老城镇下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应伟感叹:“乡亲们守山守水守着穷呀!”
核心阅读 受人口增长、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水资源短缺压力不断增大。据统计,过去20年间,全球人均淡水供给量减少20%以上。面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不少国家都进行了改善水资源管理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