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新闻1+1丨是“智能”还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国家这样出手→(3)

新闻1+1丨是“智能”还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国家这样出手→(3)
2020-11-26 14:44:43 央视网

数字化时代,让科技适老

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面对将长期存在的国情,各地在帮助老年人群体融入数字化时代上,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尝试。

技术再智能,也要回归服务本质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互联网对于现在的老年人来说,还是一个新的现象,新的技能。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原来他觉得“我不会没有关系”,之所以现在引起关注,是因为基本的生活,出门买菜、坐公交车都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看病,这个时候就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换句话说,从服务角度来说,其实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个老人都要配备一个手机。从服务本身来说,并不是说有了手机我才能给他服务。所以,回归到服务的本质上,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去学习怎样适应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但更主要,还是智能化技术怎么去便利老人,这个主次关系应该摆正。

“数字鸿沟”挑战蕴含“数字经济”商机

国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鸿沟#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我们看到中国老年人口现在2.54亿,其实还在增长,到2050年会超过4.8亿的老人,如果再算上50多岁退休的,那这个数就在5亿左右。面对日益增长的老人(人口),我要不要把他当作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力量,我要去考虑老人的需求是什么?我怎么去给他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商机?我相信很多商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老人的商机不存在,而是看我们怎么去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去抓住这样的商机。

《实施方案》对构建智慧社会影响长远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在智慧社会建设过程中,原来并没有去考虑到怎么去包容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这次是体现在老人身上,其实我们细分,残疾人、农村的一些人口、小孩、青少年,并不是人人都有手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服务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智能服务,可以去通过有人工的服务,也有智能化的服务,靠智能化服务的便利性吸引更多人学会这种方法,转变到使用智能技术上来,逐渐减少人工的一些服务,但在初期,不能靠人为硬性转换,我觉得这才是《实施方案》对未来“智慧社会”建立会有长久影响的价值所在。我们再发展十年二十年,你也不能保证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所以这个原则会对我国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